第三十四章 兩個贏家-《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在復州一線的戰場上,皇太極與代善兩人并不著急攻城,畢竟他們兵力堪堪過萬,純女真人不過三千,剩下的都是蒙古人、漢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
這樣的兵力與人員構成,攻艱并不容易,蒙漢等人的地位確實是炮灰,但如果使用過度,也會過于的離心離德,心懷怨恨,而且他們本身就戰力堪憂;至于女真人,戰力雖強、但人數少,是寶貝,不能浪費于此,且一旦女真人進攻受挫,損失慘重,蒙漢人等可能會有異心。
所以兩人對復州一直是圍而不攻,只是虜掠附近村鎮的人口、牲畜以及財產,并對那些規模小、地處較孤立的明軍據點進行襲擾。
雙方就這樣進行對持著,戰爭形式主要是斥候間的遭遇戰,雙方雖然都兵力過萬,但戰役的規模卻一直保持在兩位數,沒有發生較大規模的攻防戰,雙方將領保持著一定的默契。
但八旗軍在掠奪鄉鎮之時,也并不是輕松的,山東的大量移民聚集于此,而他們的居所并非全部是單純的民間作品,有的可是在朝廷的領導下修建的塢堡。
塢堡,又稱塢壁,最初是戰亂時期民眾的自衛組織,不具備政治目標,自衛是其最重要的目的,可以做到相當程度上的自給自足。它形成于王莽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富豪之家求自保而紛紛構筑塢堡。東漢時,禁之不能絕,黃巾之亂后,塢堡開始大規模普及,直到隋代國家重回一統才衰落,現存國內類似塢堡的建筑為福建土樓。
不過,并非所有的塢堡都是民間組織,有的塢壁屬于地方政府或者軍政集團的下屬單位,作為一種地方政治勢力,屬于地方政治組織的戰時存在方式,在南北朝時期很常見。
而顯然,大明朝廷所修建的就是后者。塢壁的領導人,通常都稱作“塢主”,由朝廷任命為“衛所指揮使”,使大量山東入遼移民直接變成了軍戶。
但是塢堡的修建需要時間,所以真正建完的寥寥無幾。大多數的移民村正仍然是缺乏保護的,面對有后金的掠奪,毫無辦法,難以自衛。
當后金軍隊在沙嶺城大敗而歸的消息轉到代善與皇太極兩人耳中后,兩人立刻放棄圍城,帶著擄掠來的人口,牲畜撤退回了蓋州。后金軍也開始大規模的撤退,復州之圍乃解。
復州地方的明軍此機會出兵,毫不費力地收復了五賽驛與永寧監城。
而在鎮江方面,雙方的兵力雖然都是最少的,但戰斗卻十分精彩。
一月十五日,后金軍集中兵力,分三路向發起進攻。左路從營盤、興京、柳河向輯安、臨江方向進攻;右路從大石橋、海城向莊河、大孤山方向進攻,并迂回安東;中路分別從橋頭、本溪向安東進攻。
明軍為打破后金軍的重兵進攻,決定集中兵力堅持東部山區,并尋機在運動中殲敵一路或一部。明軍以一部兵力實施運動防御,遲滯后金軍中路的進攻,掩護軍區主力集中及后方機關轉移;主力則隱蔽待機。
最終毛文龍決定利用其恃強驕橫、孤軍冒進的弱點,將其誘至新開嶺以東地區進行圍殲。
毛文龍遂令部隊在正面示弱,且戰且退,誘其冒進;令兩個偏師分別進至新開嶺東北邵家堡子、伯林川地區隱蔽集結。十九日,后金軍先鋒部隊尾隨明軍追擊進至新開嶺以東、叆陽邊門以西的狹長谷地帶,此時狹谷兩側明軍突然發起猛烈攻擊。
此役,明軍傷亡300余人,殲滅后金軍近800人。隨后,蒙噶圖戰術轉為保守,集中優勢兵力進行作戰,而毛文龍則避其實而攻其虛,雙方互有勝負。
二十二日,蒙噶圖認為阻止毛文龍援助遼西明軍的任務客觀上已經完成,如果繼續戰斗并沒有能力徹底消滅毛文龍部,反而會徒增傷亡,于是下令撤軍,返回連山關。
這次戰爭,事實上大明與后金雙方雙方互相勝負,但雙方卻都堅稱是自己獲得了勝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黄陵县|
依兰县|
沾益县|
黑龙江省|
东莞市|
鹤峰县|
淮滨县|
襄樊市|
江北区|
金塔县|
汉阴县|
策勒县|
和龙市|
靖宇县|
巴青县|
万州区|
邢台县|
四平市|
大关县|
博爱县|
安阳县|
新丰县|
上杭县|
定兴县|
利辛县|
基隆市|
德庆县|
阜新|
郓城县|
托里县|
许昌市|
普定县|
友谊县|
郁南县|
宣化县|
南川市|
清新县|
永寿县|
陵水|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