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接受的時候廠里的產品就一直是那樣,他盡心盡力的都是想辦法提升產量,卻從沒想過從樣式上做做文章。 或者就像這封信里寫的,專門給小孩子做個剪刀什么的,很難嗎?不難。 但就是沒人想過。 因為這時候根本沒人關注孩子需要什么。 應該說,這時候大家的物欲都被壓到了最低,大人都不提倡穿花里胡哨的新衣服,小孩子就更不要說了。 講究點的家庭孩子還能穿點新衣服,不講究的家庭,孩子的新衣服都是大人的舊衣服改制的。 除了過年的時候,小孩子想要新衣服是難上加難。 當然,這也跟現在的生產力水平跟不上有關系。 當飯都吃不飽的時候,沒有人會去追求美追求精神享受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文青除外。 張海超不是專業的設計人員,先是拿著筆自己在本子上畫來畫去,發現自己的想象力實在匱乏,最多就是給鉛筆圓珠筆橡皮文具盒啥的換個顏色,像信里說的什么什么什么更精致完美一點什么的,他一個大老粗真的想不出來。 不過沒關系。 他想不出來,但是他們廠有能耐人啊。 廠長緊急召喚,領導車間主任,組長甚至專門的研發人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被找來了。 這些人被找來的時候還一頭霧水,悲觀一點的還以為自家廠子要倒閉了,結果一碰面張海超就把一封信塞給了研發人員。 這信的還挺多的,厚厚的有三章。 密密麻麻的字,字還有點丑,挺慘不忍睹的。 要不是信是廠長給的,人技術員都不想看,無他,這個字太辣眼了,完全不想看。 技術員的心情也像張海超一樣來了個過山車,臉上的表情變化,讓其他人還真以為看到了什么投訴信舉報信之類的——哎,更不想看了。 結果技術員越看越眉飛色舞,還搖頭晃腦的,最后更是夸張的一拍大.腿大叫道:“妙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