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就在這時。 “不對啊……就算岳帆做了這些事,可和他上戰場殺敵有什么關系呢?” 忽然,彈幕里終于有人想起了原本討論的主題。 即使大家對于岳帆的事跡感慨萬千,可也無法回避一件事。 岳帆干的事情,不全都是文人做的嗎? 越聽這些故事,越覺得和戰場沒半毛錢的關系。 孫正卻笑了,指向墻上的字說道:“你們這些人啊,就是急躁。難道到了現在,你們還沒有人去查一查這位先生的事跡嗎?” “孫老師,你的意思是說,于謙先生也是岳帆的一個門客?”黃老師立刻明白了孫正的意思,確認問道。 “準確來說,不應該是門客,應該是志趣相投的友人。”孫正答道。 與此同時,彈幕終于刷出了關于于謙的信息。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原來他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啊!我都忘光了!” “不會吧?當時學這首詩,我印象很深,可還真不記得作者了。” “還有,還有……于謙的主要功績是……京城保衛戰?當時還有人敢攻打大明?” “于謙和岳飛一樣,是抗擊外族的民族英雄!” “外族?靠近京城的外族,那不就是蒙古嗎?他們真是不長記性啊!” …… 在當今的網絡條件下,網友們很快的將所有能夠查到的,關于于謙的信息發了出來。 于謙參與的最重要的戰役,正是京城保衛戰。 孫正將話題引導這里,顯而易見的是想要說,岳帆參與的,就是這一次戰斗。 可當眾人查閱了時間表,更是震驚得無以復加! 岳帆是想要參與第一次鄭和下西洋的。 如果按照他當時十幾歲來計算。 京城保衛戰的時候,他的年齡,差不多在六十歲左右!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