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鄉村兩三事-《重生03之完美人生》
第(1/3)頁
公的家地處小鎮往北兩公里的地方,馬路幾乎可以直接通到家門口,只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把公的家和馬路隔了開來,馬路在這頭,公的家在那頭。
這條小溪承載了楚城幕的童年的大多數回憶,圍河舀水抓小魚,挖洞抓螃蟹,天氣熱的時候還可以光著屁股下小溪里游泳。
楚城幕的狗刨式就是在這條小溪里無師自通的,后來大學游泳課的時候,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改掉,兩只胳膊放在胸前刨水的習慣。
前些年,有幾個不知道從哪來的外地人,在小溪上頭下了藥,結果小溪里的魚、蝦、螃蟹、甚至連蛇都被毒死了,被憤怒的楚家人吊起來用皮帶抽得皮開肉綻,直到這兩年,小溪才又重新有了幾絲生命的氣息。
老楚家的祖籍在壯州,是三百多年前從壯州那邊遷過來的,如果深究起來的話,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持續了很長的湖廣填四川期間發生的事情。
老楚家的族譜厚厚的很大一本,由楚城幕的公在保管,看起來破破爛爛。
族譜一開始是用毛筆寫的,然后變成了很粗的鋼筆字跡,后來到了楚城幕公這里,又變成了娟秀的毛筆字,紙張的材質也一直跟隨年代在變化,其中甚至還有幾張布帛。
里面記載著,老楚家是怎么來的,也記載著每一支分支去了哪,又是怎么沒的。
每五年一次的大祭祖,是公最高光的時刻,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老楚家人大多會帶著自家的族譜找到公,告訴他,自家娶了幾個媳婦兒,又添丁幾口,哪些老人又走了。
公就會戴上厚厚的老花眼鏡,再翻開厚厚的族譜,在那一支族人下面對他們家的情況進行備注和修改,那些揣著自家族譜的老人,看到公一筆一筆的把一個一個名字寫上去,才會松掉一口氣,仿佛不把這些名字記載上去,這些人就不姓楚了似的。
在當初的動亂的年代里,家里被搶砸了很多東西,這本族譜也被公他們用性命保留了下來,原因很簡單,這本族譜記載著血脈,也記載著傳承,更記載著人心。
公一直有個愿望,直到去世也沒能完成,那就是找到三百多年前老楚家在壯州的主脈,把自己家的族譜續到本家的族譜上。
后來老楚退休以后,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在遵義找到了他們,完成了公的遺愿,據說那天場面很隆重,又是三牲,又是祭天,又是祭祖,楚城幕卻是沒有看到。
老家這邊十里八鄉大多姓楚,就是不姓楚也會帶點血緣關系,或者是親戚關系。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在條件艱難的年代里,老楚家隔壁以前有一家人,現在已經搬走了,是楚城幕公的堂兄弟,論起來楚城幕應該管他叫幺公,幺公的老婆,自然就是幺婆了。
幺婆不是個省油的燈,有道是窮生奸計,富漲良心。說白了,窮的時候,人自然會更計較一些,幺婆一天到晚稍微有啥不對,就會堵在老楚家門口破口大罵,老楚礙于輩分,氣得直咬牙,又拿她沒辦法。
可有意思的是,幺婆在老楚家比老楚高一個輩分,可在老蒙家又比老蒙低一個輩分,后來老楚老蒙結婚以后,每次幺婆想發飆,老蒙就會端根板凳往老楚家大門口一坐,眼皮子一耷拉,也不吱聲,就能把幺婆憋出內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深泽县|
东丽区|
绥芬河市|
中宁县|
宁海县|
京山县|
呈贡县|
长春市|
芒康县|
吐鲁番市|
新竹市|
和政县|
中宁县|
武义县|
东宁县|
正镶白旗|
闻喜县|
伊金霍洛旗|
萨嘎县|
永新县|
威宁|
长海县|
富裕县|
彰化市|
安达市|
南溪县|
邛崃市|
高雄县|
安康市|
柞水县|
德昌县|
应城市|
东港市|
东乌珠穆沁旗|
棋牌|
马鞍山市|
勃利县|
新平|
吉林市|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