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月顏如果直接告訴村里人大豆可以做出豆芽和豆腐賺錢,村里人怎么會相信? 得等月家把錢賺到手上,村里人才會主動想知道她家做的什么生意。 賣個人情后,月家在村里做生意也能讓村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大家心里都會默認跟著月家能喝到肉湯。 至于那些多嘴的混混,他們人微言輕,要是斷了村里人的財路,有的是人收拾他們。 很快,大伯他們就收了幾百斤豆子回來,村里人還想著用豆子喂豬呢。不過就這么賣出去,過年桌上就能多炒兩道好菜,再說豬又不是非得吃大豆。 泡豆芽倒是簡單,家里幾個大盆全都裝了水泡豆子,廚房邊上的空屋子原本準備用來養豬,這個屋子朝向陰涼,用來放泡了豆子的木盆正正好。 發豆芽的環境得潮濕多水。所以這個生意還不能經常做,不然得在家里砌出來幾塊水池子。 豆子泡了一晚上,掀開布一看,豆芽有了點苗頭。每天早晚得加水,四天后就能吃到新鮮豆芽了。 做豆腐就是一項大工程了。 月顏只會紙上談兵,但是方法都已經說出來了,幾個大人又不是傻子,大伯母用腦子一想就明白了。 “我知道了,是這么回事,咱們這么做。”大伯母從家里的柴房找出來幾塊長方形的木頭板子。 好在院子里有以前的舊磨盤,修房子的時候沒有聽工人的話把這個東西拆掉,老太太就是想著要是打米漿還得用這個磨盤。 可惜磨盤不夠大,只能幾個男人輪流上陣,還不能去村里借個騾子。 這群大人的行動力是真的快,當然也有可能是金錢的力量驅使著她們。 一整天的時間,除了吃飯以外,都在院子里磨豆子,隔壁家鄰居還過來湊了個熱鬧。 得知月家在做豆腐,鄰居倒是好奇了一會兒,然后預訂了一塊豆腐。 所以說豆腐的銷路確實不錯,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豆腐和豆芽就是兩道新鮮菜,還不用跑去鎮上買。 不是誰家都有自行車的。 男人們一邊磨豆子,女人們就在這廚房里做豆腐。 磨碎的豆子煮成豆漿,煮沸后加入熟石膏粉用來定型,在大伯母自制的模具底盤鋪上紗布,把保溫燜過的豆漿也可以叫豆花的東西倒進模具里,蓋上紗布壓一壓,四十分鐘后豆腐就出來了。 月顏好奇大伯母怎么會知道這些。 大伯母笑道:“蓮花她爸是木匠,在家里接過做這個豆腐模具的活,我正好見過,想想就做出來了。沒想到這個東西是用來做豆腐的,我當時還納悶這是個啥呢。” 要不是性別差異,月顏覺得大伯母更適合做木匠,只用看一眼就記住了怎么做,這也太牛了。 月顏扶額:“我差點都忘了這個東西,因為咱們家是做臨時生意,就想著用家里現成的東西,要是覺得不順手只能先忍忍,木匠應該都不接活了。” 畢竟都要到年前了。除非是本村有一個木匠。 大伯母倒沒想這么多:“家里的模具不是不能用,雖說沒那么細致,但咱們也不是開店的,豆腐沒問題就行。” 既然大伯母都這么說了,月顏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其實她考慮的也不是很全面,幾乎都是想突然想起來了就開始去做。 只是過年時候,豆芽和豆腐的生意肯定會火爆,尤其是在這周邊幾個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