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國姓竊明》


    第(2/3)頁

    張煌言的功勞沒沈樹人那么顯眼,最多升到從七品,就這還得稍微花點錢打點,從縣里的典史升到縣丞就不錯了。

    史可法上奏報功之后,也私下里給沈樹人寫了一封信,托沈家運糧去合肥的心腹家人帶回。

    信中無非是說些勉勵的話,暗示他好好努力繼續為國效力。

    ……

    身在蘇州的沈樹人,收到史可法的回信時,已經是臘月過半,沒多久就要過年了。

    沈家人知道大少爺做官考績卓著、年底京察后就有可能升遷,也是非常歡欣鼓舞,闔門上下都覺得面子上有光。

    連沈樹人新結交的友人方以智、徐熙烈,登門拜訪時得知了這個消息,也由衷地表示了祝賀。

    “沈賢弟真是福星高照,官運亨通,入仕短短三四個月,便能升遷了,還不是半級半級升,愚兄年后春闈就算高中,出來最多也就跟賢弟平級而已,這進士考與不考,看來也沒那么值錢了。”方以智調侃著自嘲。

    一旁的徐熙烈則是覺得理所應當:“誒,話不能這么說,沈賢弟這些功勞建樹,那是實打實能服眾的。他改良了的漕運裝卸之法,如今已經全面推廣到蘇松兩府。

    將來如果再推廣到整個南直隸、整個江南,能為朝廷省下多少勞力?我們南直隸這邊的漕糧,只要加征過江銀就能運到淮安,可江西、湖廣的呢?還要加征過湖營,因為航道水情的變化、大小船更換次數更多。

    要是再在淮安、山東臨清、北直隸通州三處也推廣,節約數十萬漕民勞力簡直是輕輕松松,那是多大一筆開支呢。要我說這么大的功勞,就是直接升到從六品也不為過了,正七品那都是朝廷吝嗇!”

    三人當中,最覺得意外和不適應的,反而是沈樹人自己。他也沒料到,回到明末,官員的升遷幅度居然能拉得這么快,似乎有點不合理,像寫小說似的。

    但冷靜下來之后自己盤算,也就接受了這個設定——明朝大部分時候官員升遷確實慢,可明末是個特例,尤其是崇禎最后幾年。

    流賊和韃子太猖獗了,各地官員武將被殺害出缺的太多。

    就拿年后那場春闈上、會拿到狀元之位的魏藻德來舉例,他崇禎十三年才狀元入仕,頂格配到從六品,進翰林院體系修撰。而短短三年之后,到崇禎十六年末,這人已經官拜尚書、入閣了!

    再翻篇到崇禎上吊自殺前的最后一個月,隨著前一任首輔因為組織作戰不力被罷免,魏藻德更是直接成為首輔!

    從新人當官到首輔,僅僅四年,正常年月誰敢信?

    而且,等崇禎死后,南明朝廷的官職其實也是亂發。多少人只要肯繼續忠于南明,弘光也好,永歷也好,瘋狂給官給爵位,因為大明的官職爵位已經不值錢了,主要只剩下大義名分。

    實際的權力是要做官的人自己靠真本事硬實力從韃子、流賊手上奪回來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末這最后幾年才切入穿越,走官場路線極速升遷撈取資本、再配合上自身有錢有人有實力把虛官的權力兌換出來,其實是非常劃算的。

    唯一要注意的是,這個升遷無論怎么升,都不能最終升到京城的中樞官,那樣就完了,跟魏藻德一樣成了崇禎的陪葬了。

    最劃算的升法,就是成為地方上的封疆大吏、總兵藩鎮,但絕不進中樞。

    當然,這一招也僅限于沈樹人這樣本身有錢有勢的豪門。

    要是他家沒有三四百萬兩銀子的家產打底、百艘大海船、上萬水手家丁幫襯,那他拿到了官面上的大義名分,也沒能力去掌握實際權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清远市| 六枝特区| 金堂县| 巴里| 新巴尔虎右旗| 建昌县| 景德镇市| 枞阳县| 桂东县| 石狮市| 获嘉县| 句容市| 浦东新区| 乡宁县| 鞍山市| 怀安县| 连南| 犍为县| 来凤县| 普陀区| 新绛县| 南木林县| 全南县| 安义县| 修水县| 抚顺市| 邢台市| 东兰县| 梁平县| 杭锦后旗| 绥阳县| 大石桥市| 喜德县| 上虞市| 恩平市| 连南| 青岛市| 泰来县| 永丰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