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二王爺,對面的蠻子怕是不好對付啊,他們已經(jīng)據(jù)險而守,背后還有船隊,咱以騎兵攻營,怕是也要費一番手腳。 就算死戰(zhàn)將其驅(qū)趕下海,那些南蠻子抱塊木板就能逃命,咱八旗兒郎也只能對著海面放箭。今日來得太快,也沒準備攻營武器。” 筆架山水寨外的曠野上,三四千八旗騎兵松散地遠遠排開,旗主郡王阿濟格正在籌備試探性的進攻。 他身邊的一位將領(lǐng),在觀察了戰(zhàn)場形勢后,便如是勸他,希望他能夠慎重。 這位將領(lǐng)名叫尹爾德,是濟爾哈朗派來的,凌晨時得到明軍突圍的消息后,就帶了濟爾哈朗部署在杏山和錦州之間的兩個甲喇,來增援阿濟格,剛好在抵達筆架山之前不遠相遇會師。 尹爾德是已故的女真勐將揚古利的侄兒。而揚古利是奴兒哈赤的女婿,阿濟格的姐夫、濟爾哈朗的妹夫。所以尹爾德論輩分,比阿濟格等人都低一輩。 此時此刻,筆架山戰(zhàn)場正面,阿濟格的地位雖高,但只有三分之一的部隊是他自己嫡系。還有三分之二,則是客將帶來的、臨時受他差遣。 阿濟格也不好對別人的部隊用得太狠,該怎么打,還得跟尹爾德商量著來。 否則回頭濟爾哈朗說不定會找他算賬,誤會他是想借刀殺人保存實力、讓濟爾哈朗的旗眾當炮灰。 于是阿濟格聽了尹爾德的抱怨,也只好摸著自己的美髯,裝作沉吟了一會兒,依然堅持說:“打是必須要打的,不然放任曹變蛟走脫,墮了我大清銳氣!也怪我來得倉促,沒有徹底摸清敵情,否則就再多帶點人馬來了。” 尹爾德長嘆一聲,不解問道:“末將也覺得奇怪,既然知道非要硬戰(zhàn),王爺為何只帶了一個甲喇?王爺駐扎在馬場鎮(zhèn)的其他人馬呢?” 阿濟格也是無奈:“前陣子,本王剛剛得了陛下密令,說是陛下此前就派了細作策反聯(lián)絡(luò),便在這個月內(nèi),要強攻洪承疇死守的松山。 說是松山城內(nèi)早已糧盡、百姓都被吃完了,士卒也開始相食,松山副將夏承德已答應獻門歸順,代價是城破之后,他部下的五千人免死。 原本距離與夏承德約好的獻門之日也沒幾天了,昨夜忽然發(fā)生如此變故,南蠻子居然有膽以海路接應救走李輔明、曹變蛟,本王怕這個消息萬一傳到松山城內(nèi),會激勵守軍繼續(xù)死戰(zhàn)的決心。 尤其要是讓夏承德知道蠻子朝廷給他們派了援軍,他反悔不再獻門,那松山破城不就要出變故了么? 所以,昨晚得到消息,我立刻便分兵兩個甲喇,把松山南門西門徹底圍死,也不敢再外松內(nèi)緊了,就怕走漏了消息。 我還讓人再去夏承德駐防的南門城樓射書密約,讓他把獻門日期提前到今天晚上,同時,還給后方的陛下火急上奏說明情況、請求援軍加急抵達,總攻松山。 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曹變蛟李輔明就算跑了,也不過是小魚,洪承疇卻容不得半點閃失。” 尹爾德聽阿濟格跟他解釋了這么多,已經(jīng)足夠尊重他,也有充分的理由。他也就不好因為自己是濟爾哈朗的下屬、就不肯打硬仗。 其實,歷史上松山城最終因為扛不住饑餓、被內(nèi)奸獻門出賣,也確實是發(fā)生在崇禎十五年的二月下旬左右。 而如今才三月初四,歷史在這個問題上的蝴蝶效應還不算明顯。 清軍確實剛好處在對洪承疇臨門一腳的節(jié)骨眼上,也間接導致了塔山、杏山方向防備其實有所松懈,讓鄭成功張名振得手得相對容易了些。 只是鄭成功并不知道,這一切是沉樹人觀其大略的設(shè)計。他還以為僅僅是自己有能耐,才把事兒辦得這么漂亮。 …… 尹爾德被阿濟格說服后,當然也只能硬著頭皮對筆架山水寨展開了全面、徹底的勐攻。 筆架山本就是一個凸出到海中的半島,而碼頭水寨部分,更是在半島的尖端。 所以從左到右整個陸地寬度,不超過三四里,再往兩旁就都是海面了。 這樣的地形,其實也導致有備而守的一方,其實相對輕松——騎兵只能從半島正面進攻,沒法從兩側(cè)迂回。 所以,明軍只是在殘破的雙層寨墻附近,設(shè)置了兩道防線。 第一道就是簡易的淺壕溝和臨時堆砌的亂木拒馬,然后由曹變蛟麾下的士兵為主、輔之以一部分李輔明的部隊,以長槍兵為主,列陣近戰(zhàn)。 一部分士兵配了盾牌,但不多,因為連夜急行軍趕路,帶著盾牌太費事了,幾十里地跑下來,有盾牌的很多都丟了。 還有少部分士兵是刀盾兵,也是用于騎兵沖鋒與長槍兵陷入近戰(zhàn)、失去沖擊力后,堵上去補位的。長槍在貼身時不太靈活,少量刀盾手作為補充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第一道防線后方,還有不少夯土堆和殘破的尖樁,雖然屢遭破壞,掩體效果已經(jīng)很差,但畢竟地勢比前排還高出六七尺。 這樣的落差,再適合火槍隊輸出不過了,完全不用擔心射中前排的長槍兵,也不會被敵軍騎兵快速貼身。 “弟兄們!對面的南蠻子,不過是屢敗于我軍的手下敗將!只要我們八旗兒郎沖上陣去,李輔明那廢物的兵馬上就會崩潰、奪路而逃的!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去年九月應該也在這筆架山追殺過想要跳海逃生的南蠻子吧?那一戰(zhàn)我們至少淹死了三萬南蠻子!我大清必勝!殺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