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著皇五弟領宛平營,護送太仆寺四十萬兩銀子馬價營前往燕山大營,置軍馬三萬匹” “臣領旨……” 葉向高的辦事效率很高,一大清早,還在睡覺的朱由檢就接到了太仆寺調馬價銀的圣旨。 平白無故得了四十萬兩銀子,朱由檢還有些高興,不過緊接著他就心安理得的轉頭對陸文昭道: “叫宛平營的參將領兵去太仆寺提馬價銀,送到燕山大營之后順帶用蜂窩煤去換馬,所換戰馬就當做馬價銀花了?!? “卑職領命……”陸文昭汗顏,不曾想自家殿下這左手右手倒騰的十分熟練。 不過想想也是、用銀兩買馬,北虜只會用銀兩去買鐵鍋、糧食,根本不會買他們的蜂窩煤。 倒是如果直接用蜂窩煤換,然后把銀兩留下比較劃算。 陸文昭叫人去辦事去了,至于朱由檢則是坐在勖勤宮內,繼續寫他的燕山教材。 隨著時間過去、已經滿編的十三衛軍和十二營都已經步入正軌,燕山所那邊更是如此。 經過衛所的分地后、燕山所也被擴建了三倍,并招募了分地的所有軍戶家中愿意讀書的子弟。 此時的燕山所人數已經突破三萬人,距離第一期燕山學子升學只剩下短短七個月了。 留給朱由檢的時間不是很多了,他需要在七個月的時間里將教材編撰完成,隨后由胥吏拓展為白話文,隨后重新編材給他過目。 確定了教材后,剩下的的事情就不用他太過操心了。 就目前而言,《燕山思想》、《燕山算術》已經寫完,并且由朱由檢過目后確定了日后五年的教材。 只是可惜、朱由檢的數學確實不太好,勉強能記得初中的數學,再往后的就不記得,也不會做題了。 不過培養官員和胥吏,倒也沒有必要用多么高等的數學。 目前他在編寫的,分別是《燕山武志》、《燕山天工》兩本書。 第一本講述的是基礎的領兵打仗知識,尤其是在后勤這一塊。 目前來說、《燕山思想》、《燕山算數》、《燕山武志》這三本和由工匠和胥吏編撰的《燕山土木》是燕山學子的必修課。 至于《燕山天工》、還有日后可能會出現的《燕山醫備》、《燕山經濟》等等都是拓展學科。 在入學第四年分科開始,官吏需要學習土木、算術、思想、經濟四種必修課,以及一本基礎的《燕山武志》,總共五個學科。 至于軍官,需要學習思想、土木、算術、武志以及實操演練等等各種軍事手段。 如果實在對做官和參軍都不感興趣,那么就可以前往學習醫備和天工這種其他民生、軍事研究學科的課外生。 朱由檢想過了、他不可能一股腦的都把合適和不合適的人扔到地方為官為吏、參軍入伍。 總有一些人是對這些不感興趣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野心的。 這種人救急的時候,朱由檢可能會把他們拉去做廉吏救火,但正常還是可以進行學術研究。 中醫發展到明末,實際上已經有了完整的外科器械和手段,結果滿清入關打斷了這一進程。 朱由檢要做的,就是讓這一進程持續下去。 “對了、文昭……” 寫完一段想法,朱由檢抬頭看向陸文昭隨后對他道:“我之前叫你查太醫院的生藥庫、安樂堂、典藥局及良醫所,下面人查的怎么樣?” 見自家殿下問起這個,陸文昭也作揖回禮道: “殿下、誠然,如您所說的一樣,太醫院里面的醫官,大多都是欺世盜名之徒,南鎮撫司已經在天下搜羅名醫了,相信很快就能把他們帶往燕山所,隨后對《醫備》進行完善?!? “嗯……”聽到這話,朱由檢并不奇怪。 明代太醫本來就是世襲制,虎父犬子這種事情,各行各業都在發生,太醫院也一樣。 明武宗朱厚照都沒有用太醫院的醫官,而是自己在民間找的一個醫官。 只可惜朱厚照下江南時,沒有聽醫官的話,還把他丟在了京城,這才導致了病情惡化。 雖然朱由檢對自己的身體很自信,但他對朱由校的身體卻保持懷疑態度。 因此他準備好好整頓一下太醫院,哪怕不能全部更換,但也要讓有能力的人上位。 嘉靖和萬歷之所以活得久,前者是很少看醫生,后者是找對了人。 不得不說萬歷的運氣很好,找到了晚明四大名醫的龔廷賢和楊濟時做他的御醫,因此在明朝皇帝壽命中排名前列。 但同樣、泰昌和天啟就有點倒霉了。 因為萬歷所說的這兩人,都在他駕崩前紛紛病逝了,一個享年九十八歲,一個享年九十七歲。 從他們的年齡都能看出,這兩個人有一手。 只是朱由檢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這兩人一死、太醫院其他人就成了酒囊飯袋,所以朱由檢要搜羅天下名醫。 這種名醫絕對不能是沽名釣譽的那種,必須是要有一把刷子的。 朱由檢可不希望自己和弘治皇帝一樣,感冒治成駕崩。 因此他對陸文昭特意交代道:“一定要確定這人是有真的醫術,而不是沽名釣譽之徒?!? “殿下請放心,卑職一直留意,這些名醫被選中后,都需要治愈上百位病人才能進入燕山所。”陸文昭回應,讓朱由檢很滿意。 不過滿意之余,他也想起了軍報的事情,所以起身向院外走去,并邊走邊問道: “西南和遼東如何了?老奴還在圍困沉陽?奢崇明除了造甲外還有什么其他舉動嗎?” 陸文昭跟上朱由檢的腳步,走出勖勤宮,在東宮三散著步回答道: “老奴這些日子一直在圍困沉陽,不過他從鐵嶺、開原、蒲河所、撫順等地再調兵馬,眼下已經有七萬正兵和三萬輔兵盤踞在沉陽周邊了?!? “七萬正兵、三萬輔兵……”聽到這句話,朱由校呢喃著,腦中不停地在計算。 片刻之后他心中有了答桉,只因為努爾哈赤這樣瘋狂的舉動只有在薩爾滸之戰時發生過。 這樣孤注一擲的做法,顯然是代表后金內部的后勤有了巨大的問題,調兵之后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如果要做,那么就是攻打沉陽與遼陽之間的石堡。 “威寧營、武靖營、王大人屯、奉集堡這四個石堡有多少存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