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選了一個顯眼的位置。 開始吆喝起來:新鮮的楊梅酸又甜,男人吃了賺大錢,女人吃了更靚麗。 大家過來嘗嘗鮮,嘗了不好吃不要錢。 上班的嘗了精神好,上班有勁拿獎金。 讀書的嘗了成績好,每門課程都考滿分。 嗓門大,又押點韻,頓時吸引了眾人的眼光。 “咦,這細伢子說話有意思。賣楊梅哦,看看去。” “你還別說,說得還很順溜上口。” 平板車前圍攏了人。 這天潘大章準備工作做得更到位了。 用一張硬紙板,在上面寫上黑色毛筆字:楊梅八分錢一斤。 價錢比昨天多加了二分錢一斤。 因為平常推到縣城賣的東西是相比鄉鎮會貴上那么一點。 同時把家里所有的大塊紙張,包括溫小芹在學校考過的試卷,大一點的書本,還有昨天黎衛國從老師處拿來用剩下的報紙都帶齊了。 “大家可以免費嘗嘗,覺得好吃了再買。” 潘大章大方地招呼圍攏來的人,并不要求他們只免費品嘗兩顆。 不過,很多人嘗了一棵以后便決定購買了。 “味道不錯,給我來二斤。” “給我來五斤。” “我這邊也要二斤。” 幾人開始忙碌起來。 溫小芹負責收錢,潘大章負責掌秤。 楊石頭和溫玉慶幫助客人裝楊梅。 每次潘大章過秤,總是把秤桿挑得高高的。 顧客都很滿意。 “這細伢子長大后是個當老板的料。” 一個小時后,潘大章看見路上的工人和學生都逐漸少了。 于是對溫小芹幾人說:“快點收攤,把地上的垃圾收拾一下,現在去農貿市場去賣。” “為什么?在這里賣了一個鐘左右,我們至少賣了三四百斤,我覺得在這里再賣幾個小時,都差不多可以賣完了。” 楊石頭想不通。 潘大章解釋說:“剛才買楊梅的大都是那些工人和學生,他們現在進廠上班的上班,進學校讀書的讀書,誰還跑出來買楊梅。除非十二點,他們下班或下課回家。但是這幾個小時,在這里是一定沒有生意的。而且城管馬上要上班了,他們看見我們在這里擺攤,是會把我們貨物和手推板車都沒收的。快點走!” 聽他說得嚴重,幾人都及時推著大板車,來到了農貿市場。 在入口場找了一個顯眼位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