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總編輯-《大西洋之王黎耀陽》
第(1/3)頁
(今晚加更不成了,又加班,苦逼的搬磚狗,求訂閱安慰一波!)
上午11點黎耀陽按照羅森塔爾的安排,準時來到位于3樓編輯部的總編輯兼高級副總裁羅伯特的辦公室。
三樓編輯部實際上是一圈寬闊的“走廊”,現在主要是副刊部和圖書資料部門的辦公室。
從這個“走廊”往下看,可見到一樓、二樓編輯部, 那是一個立有很多柱子的巨大的空間,密密麻麻地擺放著無數張辦公桌,從上往下看,烏壓壓全是人。
大家都在奮筆疾書,步履匆匆,交談聲此起彼伏,工作氛圍相當濃厚了。
要不是柱子旁垂直掛著的寫著各部門名稱的標識, 簡直無法辨認各部門的確切位置。
這是黎耀陽迄今見到最壯觀的編輯部。
羅森塔爾介紹說,這個編輯部大廳原來是印刷廠, 后來印刷廠因為污染問題被挪到了地下,于是一二樓就被打通,改作編輯部的辦公室,所以看上去很大。
至于原來的辦公室,則被騰給新增加的雜志部門。
總編輯的辦公室就在三樓走廊的墻內,羅森塔爾陪著黎耀陽到來時,羅伯特正在門外和別人談話,點頭打了個招呼就先進去了。
房間里很有情趣,墻上掛著古舊的照片和地圖,小臺桌和禮品架上放著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野牛頭顱和一些異國文物,還有一些珍稀植物,給人生機勃勃卻又復古文藝的感覺。
剛坐下,羅伯特就夾著一份報紙進來了,一面表示歉意一面上來握手。
此人面龐白皙,胡須剃得干干凈凈,戴著深度近視眼鏡,身穿灰色長袖襯衫和灰色褲子, 扎著黑白相間的深色領帶,襯衣袖口扣得緊緊的。
從外表上看,這人應該是個比較古板且守舊的人,很符合黎耀陽對傳統報社編輯的想象。
而且這個形象,跟未來好萊塢很多電影里出現的丑國早期報人形象非常接近。
這同樣質地和顏色的服裝看來是件套裝,至少說明這位老總編平時衣著較為講究。
款式老氣不代表價值不高。
但交談之后,黎耀陽發現這人其實挺爽快的,見他對屋內的擺設產生興趣,就說到了他曾在西部當了幾年記者的經歷,而這野牛頭顱,就是他親自狩獵得來的戰利品。
沒想到還是個獵手,著實出乎黎耀陽的意料。
羅森塔爾暫時告辭離開,將談話空間留給兩人,黎耀陽問:
“我剛剛在你們副總裁的辦公室聊了很久,他跟我詳細介紹了報社的情況,包括銷售和發行,但并未提到銷售額下降的真實原因。”
羅伯特點了點頭:
“他畢竟不負責這方面的工作,關于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回答吧。
相信這一上午一定了解了很多關于《費城問詢報》的事情,包括它如今是丑國最大的報紙之一。
另外, 我們的市場也很大,費城及30英里半徑的周邊縣城都是我們覆蓋的范圍,大約有六七百萬人口。
單單是費城市區就有超過200萬人口,這是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一個停頓,給黎耀陽反應的時間,他接著道:
“費城市區的人口一直在增加,突破300萬恐怕用不了幾年功夫,當然,這是之前大家的統一觀點,而現在…”
黎耀陽接話:
“人口實際上是流失的,對嗎?”
“你說的沒錯,費城是一座巨大的工業城市,大量人口在市區工作和居住。
所以市區一直以來都是《問詢報》最主要的銷售市場,幾乎可以達到70%甚至80%。
但市區太狹窄了,且大量工廠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目前市政廳正在著手開發郊外住宅區。
其實你應該能夠注意到,已經有不少居民漸漸往郊外搬遷,市區人口明顯減少。
所以我們這幾年來報紙的發行量一直在減少。
大量搬到郊外各縣的居民開始訂閱當地更加地方化的報紙。
所以說,我們報紙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紐約時報》,也不是《華爾街日報》,而是那些地方報紙。
費城周圍的所有8個縣都辦有自己的日報,有的縣有二三份日報。
所以,我們是在很多報紙的夾縫中生存的。”
黎耀陽提到了副總裁提過的對手——《巴爾的摩太陽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辉南县|
北流市|
平谷区|
垫江县|
金川县|
恭城|
安龙县|
林甸县|
宁乡县|
合肥市|
阳山县|
福贡县|
苍梧县|
云梦县|
柘荣县|
邹城市|
乐安县|
柘城县|
沁水县|
丹寨县|
滦平县|
资阳市|
泸州市|
康保县|
通道|
洪洞县|
灵丘县|
武平县|
宜昌市|
江北区|
双桥区|
郧西县|
买车|
从江县|
蓬安县|
唐河县|
左贡县|
文安县|
邻水|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