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lee,芭芭拉是《問詢報》文藝版塊的主編,在你確定辦報主題之后,我便跟她聊了一下。” 黎耀陽驚喜道: “你愿意跳出《問詢報》到大西洋城重新開始?” 芭芭拉微笑點點頭: “我愿意,《問詢報》的風格太過死板,而且管理體制僵硬,我在這里工作感受不到一位媒體工作者的快樂,所以…” “歡迎歡迎,不知道羅森塔爾許諾給你什么位置?” “額~依然是文藝版塊主編。” “不,我認為副總編一職更適合你。” 芭芭拉無比驚訝: “lee先生,恕我直言,放眼全丑,女性能做到主編已經很難得了,還從沒出現過一位副總編。” “歷史就是用來書寫的,看來我們報社將要出丑國報業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編了。” 芭芭拉說不出話了,一個勁兒跟羅森塔爾進行眼神交換,好像在確認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芭芭拉,還不道謝?” 她捂著嘴巴: “謝謝,謝謝,真的,我從沒這樣激動過,但lee這是真的嗎?騷瑞,我只是想再確認一下。” 千金買馬骨,黎耀陽不覺得自己沖動了,主要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決定相信羅森塔爾,那么他找來的人也要相信。 “相信我,我不會開玩笑的。”黎耀陽很認真的說。 頓了下,他對二人道: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辦一份全國性的大報,當然,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得從基礎做起。” 二人相視點頭,認可了他的話。 “我對報紙的要求是,一定要足夠的特立獨行,一定要領風氣之先! 舉個例子,如果同一天出現了三個重大新聞——某地發生地震死了幾十個;某國家領導人自殺;百老匯女明星自殺身亡。 當這三個新聞出現后,選擇哪個作為我們的頭版頭條?” 根據黎耀陽之前的鋪墊,二位資深新聞媒體人幾乎想都沒想,異口同聲: “最后一個!” 黎耀陽大笑: “看來我們在理念上達成一致了!” 芭芭拉附和道: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前面兩條新聞并不會抓住他們的視線,放在二版三版就足夠了,頭版必須得第一眼就能抓住讀者的心!” 羅森塔爾深以為然: “沒錯,如果頭版不夠勁爆,尤其是創刊號不夠勁爆的話,未來的路可就難走了。” 黎耀陽接著說: “另外在排版上也要做出改變,不但新聞要特立獨行,排版也一樣! 我希望用大畫面和短文章與傳統大報爭奪讀者。 還有,我希望在頭版用全彩色圖片的報紙,在堅守灰色和黑白基調的報業,彩色絕對會掛起一陣旋風!” 羅森塔爾大感吃驚: “用彩色?這樣一來,印刷成本勢必會上升。” “只要發行量足夠大,這點成本完全可以覆蓋!” 芭芭拉若有所思的說: “要是這樣的話,文字也要做出細微調整。” “我正要說,比如《紐約時報》,他們對災禍新聞普遍習慣的悲觀口吻,我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積極報道姿態。” 羅森塔爾有些激動: “這個想法太棒了!” “嗯,現在你們要做的就是搭建記者體系,組織編輯部門,盡量把架構完善好,我給你們120人的人員配額,如何分配你們自己看著辦。” 黎耀陽很大方,一出手就是120人的架構,這是要奔著發行量過10萬去的。 “120人足夠了,肯定還有富余。”羅森塔爾說。 但芭芭拉有不同意見: “多少配額我都不嫌多,別說120人,就算1200人我都能安排下,不過初期120人足夠撐起報社的運作了,記者和編輯怎么也得占80人。” “嗯,看來我們要抓緊時間了。” 黎耀陽將史蒂文的名片遞給羅森塔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