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楚南風輕笑一聲,“楚某倒是以為大師所言的慈悲大道,是得自于人心向善的愿念,是揚善之人的功德所賜而成。是故有僧人去圖謀香火鼎盛,不分善惡蠱惑人心,竊取信士功德以為己用……” “罪過、罪過。楚居士雙眼蒙識,卻是污了我佛大法真諦。”智苦白眉一挑,雙眼精光頓閃,“楚居士可聞佛法無邊……” 楚南風沉聲斷言道:“大師是參法以為善,還是參善以為法?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自身錯識不參,何敢稱佛法無邊?” 智苦頓然沉言,目光冷冷的望著楚南風,待有十息之數,隨著山風吹拂而動的僧袍衣袖驟然靜止,楚南風心念一動,卻是引身疾退。 尋常修武之人若是準備與人動手,身上衣袍自會被體內待發氣機牽動,是為可以讓人察覺。但智苦有心想出其不意挫一下楚南風銳氣,在準備出手之際,運起無氣不遮的‘漏盡通’功法,便是將氣機波動隱下。 楚南風心知智苦功法厲害,即使在言語之間也是暗中戒備,但見智苦袍袖靜止,卻為看出他要動手,自是想后退拉開距離以作應變。 就在他后退一丈站定之際,智苦的拳頭隨著身形卻為無聲無息襲到身前五尺之處。楚南風右腳前踏半步,同時右掌拍出,‘呯’了一聲悶響,拳頭抵在了掌心之上。 但覺一道拳罡透過掌心沿著手厥陰經脈而行,楚南風右臂一屈,卻是將襲來拳罡截在‘曲澤穴’,同時低喝一聲,牽引氣機進入手厥陰經脈,右臂一挺,卻是將拳罡反擊回去。 但在拳罡逼出掌心之際,智苦氣機頓然徒長,抵住楚南風掌心的拳頭一轉,一道拳罡以排山倒海之勢紛涌而出。 智苦心知楚南風修為氣機不如自己渾厚,一動手卻是比拼起真元氣機之力。在楚南風后勁發力反攻之時,也是引發后勁將被逼出的拳罡擊回。 在智苦拳頭抵住掌心,從襲來的罡氣奔流不息之勢,楚南風也是知道智苦的用心,但恐引身后退會為智苦所乘,不得已之下才與力相拼真元。 他自也防范智苦后勁的威力,當智苦的拳罡反涌而來之際,暴喊一聲,‘蕩’字訣氣機隨聲而發,趁著智苦拳頭被震離掌心一寸之時,電光火石一招‘沉石入海’使出,但聽“呯’的一聲巨響,楚南風已是引身暴退兩丈之外。 智苦望了一眼身前五尺之處,下陷有一尺深三尺見方的地面,微微一笑,“想不到楚居士是身兼數家大成功法,好、好……” 話音未落之中,身形驟然而動,右拳直擊而出,此下拳罡卻是如狂風呼嘯作響。楚南風但知智苦催動拳劫而來,自也不敢怠慢,一招‘投桃報李’迎上,就在拳掌相撞之際,智苦左拳又出,勾擊楚南風右腋。 若論招式變化之快,智苦是為不如楚南風,但他先后連發的雙拳顫勁劫力卻是不容小覷,楚南風左掌穿過右臂下方擊迎智苦左拳之時,驟喊一聲,一道尖銳嘯聲脫口而出,卻是使拳顫劫力破開。 智苦頓然引身而退,站定身形之后,臉顯驚愕的望向楚南風,“楚居士也會我佛‘天雷音’大法,卻是為讓老僧意想不到。” 楚南風自也不與作答,反手從背上抽出青魚劍。智苦出手兩拳,楚南風卻是使了三招,用了三門功法才為化解,心知徒手相斗非是智苦對手,就想動用劍法相攻。 青魚劍一出劍鞘,便是一招‘秋水悲心’直擊而出,智苦但見劍光幻起之際,劍氣已是向胸口襲來,卻也未敢怠慢,右拳擊出之際,同時引身而退。 在智苦拳罡氣機擊蕩劍氣之時,楚南風的長劍一幻,頓是變招‘露繞華光’,卻為將劍氣往中間一收,以迅雷不及之勢,向智苦席卷而去。 面對席卷而來劃穿空氣發出長嘶聲的劍氣,智苦未敢硬接,倒退之中,連出兩拳蕩開劍氣,待楚南風欲行變招之時,左腳一蹬,便是退開兩丈之距。 …… 子時打更聲響起之際,高平郡主府東跨院正堂右廂房,在床上打坐調息的洛逍遙,但聽左側傳來‘嘭’的一道聲響,心頭驚疑之下,拿起放在身側的水龍吟奪門而出。 身形剛出房門在廊道站定之時,卻為聽到江秋白所住的廂房傳出‘咣當’一陣大響,洛逍遙聽出是為屋頂被破開之聲,頓然心頭大驚,縱身竄到院井,旋而躍上屋頂,雙腳剛一落定,未待他看清屋頂情況,一道攝人心魂的罡氣卻為迎面襲來。 情急之下,洛逍遙一掌拍出相迎,‘呯’的一聲一聲悶響,只覺一道巨力從掌心傳來,身形便是不由自主的向后倒飛而去。落下院井之后,又覺心神恍惚,腳下踉蹌之際,卻為立馬消去周身的功法氣機。 他相避不及岀掌迎擊拳罡之時,已是猜出這帶有攝人心魂的拳罡是出自百拳劫。雖身懷‘天雷音’大法,猝不及防之下自是無有時間引氣催發功法破開劫力,待落到院井中,劫力已是侵入心神。 當年洛寒水在鎮州受傷之際,去相助療傷的了覺大師,曾提及天竺僧人波羅提對百劫拳的看法,是為‘心不入則無劫,魂無牽則不失’。洛逍遙一直將此言記在心中,且是悟岀了關鍵所在。 百劫拳劫力厲害之處,是會纏著宿主的心神魂力而動,如人落入泥潭,愈掙扎就會陷了愈深。氣機但一消去,魂力也自放松,劫力也自不動,洛逍遙便是趁機默誦起‘破障音’經文。 從洛逍遙奪門而出到落下院中,也剛及十息之數,住在中庭廂房的蕭慕云與林婉真已是聞聲仗劍而來,但在此時,一位老僧左手提著一動不動的江秋白,出現在屋頂之上, “是你……”林婉真頓然大驚。 原來這老僧是為智光,目光掃了一下院中的洛逍遙,又望了一眼林婉真,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未料到兩位小居士會在這郡主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