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豆家家都種,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這個豆腐,因為沒有吃過,也就不敢下決心。 里長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罵道: “我難道還會害你們不成,顧梅朵這是誠心要幫助你們賺幾個錢,你們卻還在這里猶豫,如果錯失了機會,掙不到錢,你們可不要埋怨我。” 顧梅朵能理解村民們的心情,畢竟這是一個新鮮東西,要讓大家接受,得給大家一點時間。 很多人還在觀望中,但是有那膽子大的,或者說被生活所迫準備放手一搏的,都拿了一些豆子到顧梅朵家,換了一些豆腐,用背簍背著,像個貨郎一樣走村串巷,到別的村鎮(zhèn)去賣。 剛開始的幾天,大家還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但是總有人敢于嘗鮮,買了來,回家做著吃。 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好東西,很好吃。 慢慢地宣揚開來,人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看到很多人買,也就開始跟風。 吃過之后都非常滿意,不但好吃,而且不貴。 一時之間,豆腐成了緊俏商品,供不應求。 賣豆腐的人賺到了錢,又開始來顧梅朵家換豆腐。 那些還在觀望中的人,看到生意比較好做,都紛紛拿了豆子去換豆腐。 顧梅朵在人們換豆腐的時候,就告訴大家,同一個地方不能超過兩個人去賣豆腐,如果想要豆腐好賣,讓他們走得稍微遠一點,不要都擠在那么一兩處地方。 走得遠的地方,可以適當?shù)奶嵋稽c價格,如果有人嫌貴,可以和他們說,那是因為路程比較遠,他們很辛苦地把豆腐運到這里。 因為豆腐物美價廉,所有賣豆腐的人都賺到了錢,雖然只是一點小錢,但是對于貧困的村民們來說,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每天看著那些人到顧梅朵家換了豆腐,拿到各個村子里去賣,歡歡喜喜回到村子里,一看就知道賺了錢。 村子里其他的村民羨慕之余都來找里長,希望里長給他們求求情,讓他們也可以去賣豆腐,哪怕路程走得再遠一點,到遠一些的村鎮(zhèn)去賣,他們也不怕辛苦,不會影響村子里其他人的豆腐生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