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酒不錯,入口甘醇。” 盧植首先嘗了一口,對于衛寧的酒,是認同的。 蔡邕細細品嘗了一會,贊嘆道:“不愧是從建康年間存下的酒,甘醇程度,比現在很多酒都要好,仲道有心了。” 衛寧滿足地笑道:“晚輩孝敬長輩,是應該的!” 說著,他喊來兩個下人,分別送一杯酒,給蔡琰姐妹品嘗,最后目光落在楊昭身上,笑道:“請明光也嘗一嘗這種美酒,明光應該不會常喝。” 言外之意,就是楊昭草根的身份,喝不起這種陳年好酒。 別人可能聽不出他的嘲諷,楊昭正好聽懂了,但是沒有生氣,舉起酒杯品嘗了一口,贊道:“確實是好酒,與平常喝的酒相比,更純,也更醇,多謝仲道的美酒。” 此時,盧植說道:“前些日子,明光帶了一份蒲桃酒回來,那是來自西域的好酒,在洛陽也很罕見,我讓明光帶來了,也準備與伯喈品嘗。” 蔡邕笑道:“你們的想法,都在酒上面,前兩年涼州叛亂之后,洛陽少見了西域的蒲桃酒,明光也有心了。” 他已經當作,是楊昭送的禮物。 不過他們的表現,在楊昭看來,有一種奇奇怪怪的感覺。 至于是哪里不對? 他一時間又說不出來,覺得蔡邕和盧植的交流,好像多了一種什么特殊的東西在里面,然后又和衛寧牽扯在一起。 盧植提出蒲桃酒,像是幫楊昭反擊衛寧的酒。 一會后。 蒲桃送進來了,還有那幾個,酒泉玉做的夜光杯。 盧植抬手指向楊昭,下人會意,把酒送到楊昭面前。 楊昭盡管不太理解,但也明白該自己表現的時候,先將白如羊脂的酒泉夜光杯拿出來。 蔡邕好奇道:“明光喝蒲桃酒,還需要自備酒杯,而且是玉杯。” 不僅他好奇,衛寧也很好奇,不知道楊昭要折騰什么東西,不禁有些擔憂。 盧植給了個眼神,像是要讓楊昭解釋。 “我知道!” 還不等楊昭開口,蔡貞姬首先說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蔡貞姬,就叫做蔡婧。 蔡琰聽到妹妹這么說,將下面的兩句詩也念出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