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現在考慮著如果忙不過來的話,可能就是外面會有些忙,兩個人要點菜,上菜和收錢可能確實有些忙,到時候回去再雇一個好了。 而且等到自己再過七八個夢境的時候,店內的菜量估計還要翻一倍,不過到那時應該又能賺不少的錢了,如果可以的話還能將店面再擴大一些。 就在陳年思索的時候,他們也到了菜市場里。 “孫師傅,今天晚上我們做什么?” “今天晚上我做,我打算做個老爆三,再做個木須肉,拌個涼菜再弄點粥。” “那得上大盆吧?” “嗯,往桌子上上大盆。” 今天晚上一共要做三道菜,涼菜倒是比較好說一些,反正只要清涼爽口就行,主要就是孫福全說的木須肉和老爆三。 木須肉是一道比較常見的特色傳統魯菜,也會被稱作苜蓿肉和木樨肉,反正念法是一樣的。 而木須肉最早被記錄在清人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三編》中。 “北方店中以雞子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 而且這道菜最早是出現在曲阜孔府的菜單之中,一開始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豬肉、雞蛋、木耳和玉蘭片,也就是竹筍,但后來傳入bj之后,由于這邊竹筍缺乏,所以漸漸的就換成了黃花菜或者是黃瓜片。 只是一開始陳年在上學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出去吃飯,在飯店里見到這道菜的時候覺得這玩意兒不就是黑暗料理嗎? 誰會把黃瓜、雞蛋、肉和木耳放在一起炒啊,光是用眼睛看著就覺得難以接受。 可后來跟著那幾個家伙吃過幾次之后,發現味道好像也還行…… 而且如果做的好吃的話還十分利口。 至于老爆三就是天津的傳統名菜了,而且這道菜在現在的天津地區與宮爆雞丁,魚香肉絲和木須肉并稱為四大傳統家常菜。 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干肉片和腰子,除此之外基本不放任何輔料進去,做出來口味比較重,蒜香味兒濃,作為下酒菜十分合適。 當然如果沒有酒的話,配著粥喝也是可以的。 沒想到孫師傅中午沒出手,到了晚上一出手就是兩道自己不會的菜,這讓陳年十分欣喜,如果是做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的話,陳年大概又會難受一陣,畢竟他會的做法和這邊的做法是有著很大出入的。 雖然宮爆雞丁也可能是起源于魯菜,可陳年畢竟是四川人,從小見和吃都是四川的做法。 由于晚上的菜是孫老爺子掌勺,所以買菜也是孫老爺子挑地方,挑的都是些老熟人,對于孫老爺子認識的老熟人,陳年是不太方便砍價的,畢竟人家看的可不是你個毛頭小子。 老爺子都沒發話,你發話能有什么分量? 但好在這些人給的價格也比較實惠,免去了陳年的一番口舌。 買好菜之后,當然也是要求他們直接送上門的,而且在回去的途中,孫福全還叮囑道:”有時候你就得跟他們厲害點,不然這些人奸的很,經常以次充好,你在這兒挑好了等送過去就偷換了。 你就得硬氣一點,他們看見你不好惹就不敢招惹你,這個時候的人就是這樣,富人有好有壞,窮人也有好有壞,但很多人為了做生意,為了多賺點錢什么事兒都干得出來。” 陳年點了點頭,將這些記在心里,但同時心中也期待著晚上回去看看孫老爺子親自掌勺做的木須肉和老爆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