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酸菜白肉這道菜主要吃的是肉,因此便要保證肉香,但還要能吃到酸菜的酸,如此一來,酸菜便不能切的太細,那樣酸味就會流失。 可同樣這湯還不能太酸了。 一句話來說就是適量偏酸。 對于一些老東北或者吃慣了這道菜本人來說可能沒什么,但是像現在這樣做大鍋飯最好還是把酸菜心去掉,那里和酸菜根是酸菜最酸的地方。 同時這道菜做出來的湯必須還得清,不能渾濁。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非常容易被人忽視的一點,就是做出來的肉還不能太膩。 畢竟用的是豬肉,而且還不是里嵴的位置,誰也不能保證上面的肥肉具體有多少。 但不管用什么樣的肉,都必須要保證做出來的肉吃著不會膩。 這很重要。 而陳年剛才在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把酸菜都切完了,后來孫師傅是把粉絲泡入水中,現在正在把那些粉絲撈出來剪開,避免粉絲過長到時候在鍋里煮成一坨。 弄好了粉絲之后陳年這邊也停下了火,乖巧的站到一旁。 孫師傅便揭開鍋蓋去看鍋里的肉,拿了一根快子戳了戳,不管是肥肉還是瘦肉都能很輕松的戳進去。 只見孫師傅先將里面的肉努力的撈了出來,喘著氣休息了一會兒之后,便將里面的蔥、姜、花椒之類的盡數撈出撇掉。 陳年知道,接下來便是要繼續用這個湯做菜了,只不過現在湯還是太多,這么一過肉湯孫福只留下差不多一半左右。 因為這個肉湯是先前炒豬肉用的,而那個時候陳年放了一些鹽進去,而且在后面做的時候還要放其他調料,如果肉湯太多一會兒熬著熬著湯少了,但鹽還是那么多。 喝著就會咸,再加上這湯本身就酸,所以會非常口干。 便開始一邊將泡在水中的酸菜用力攥干其中水分,然后把攥去水分的酸菜又放入鍋中。 這個時候陳年又非常識趣的來到了灶旁,鏟了一鏟子煤進去繼續燒火。 用先前炒肉的水繼續做這道菜,一方面能夠增加湯中底味讓它變得更香,一方面也能稍微解去一些酸菜上的酸,否則用白水煮的話,酸菜的酸便會愈發明顯,從而導致吃起來會有些酸牙。 在將酸菜下入鍋中之后陳年便開始控制著用小火慢慢煮。 孫師傅就這樣背對著陳年沒有多看一眼,但卻對于陳年自作主張的這種行為沒有訓斥,甚至開口都沒開口。 而是在將酸菜煮進鍋里之后轉頭切肉去了。 由于孫師傅心情不好,再加上心中還有芥蒂,所以在做菜的時候并沒有像之前那樣一邊做一邊講解。 但好在陳年對這道菜熟悉,所以一邊看著孫師傅切肉一邊在心里面講解著:“肉要片得大,要薄,這樣才容易入味,而且肥肉的部分吃起來才不會膩,否則一塊大肥肉腚子飄在湯里,別說是吃下去了,看著都怪難受的。” 孫師傅雖然上了年紀,但刀功超絕,切出來的肉片又大又薄,而且還極大程度上地保持了完整性。 再加上速度又快,菜刀切開豬肉的聲音與落在桉板上的聲音有節奏的響起。 沒過多久,肉片就已經全部片完。 而且由于孫師傅刀工了得,切肉片的效率相當高,所以到這個時候酸菜也沒有煮太久。 而這便是酸菜白肉的另一個要求了,酸菜要脆,不能太過于軟爛。 但到這時還需要繼續豐富一下湯汁底味,陳年看孫師傅加的鹽的分量大概是七分口,而陳年對于這種咸度是比較能夠接受的。 當然如果不想吃那么閑的話,用六分口或者是五分口也完全可以。 緊接著便是適量的味精和稍多一些的胡椒粉,只不過這個適量若是看在不會做飯或者是習慣于在家里做2~3個人飯的人眼中,可能會覺得是致死量。 可這畢竟做的是大鍋飯,基數大,因此放的調料也多,每次放調料的時候看起來都會相當豪放。 而且這還只是炒菜如果是用這種大鍋做鹵肉或者燉魚之類的話,那鹽都得是以袋為單位,放醬油什么的也都得是以小壇或者是瓶子為單位來放。 放胡椒粉的時候若是少一點的話還好,能直接往里放。 如果稍微多一點就最好先將其放進小碗或者是勺子中,用水將其充分稀釋之后再入鍋,大量的胡椒粉倒入鍋中,非常不容易散開。 很容易結成一個一個的小團兒,難以化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