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后整齊的放入碗中。 在將面也擺好之后,廚師又拿了個碟子從另一口鍋里撈了一顆鹵蛋出來。 最后親自端著出來放在了陳年的桌上。 “謝謝。”陳年連忙道謝,然后看著這一碗熱氣騰騰的陽春面,聞著那清香的醬油的味道以及澹澹的香油味兒,一時之間胃口大開。 果然自己做飯做多了,吃一次別人做的,就是不一樣。 且不說味道如何,光是看著就讓人感覺十分舒服,面條被馬在湯中,根根利利爽爽,澹醬色的面湯清澈見底,上面還浮著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兒以及翠綠色的蔥花。 雖然感覺清澹,可在這個時候陳年感覺這么一碗湯面一點兒也不遜色于在自己面前擺一盤小龍蝦。 還沒有吃,僅僅是看著那升騰著的熱氣,陳年就不禁感覺到渾身舒坦。 “陳師傅,你感覺咱們這陽春面做的怎么樣?” 結果那做面的師傅上了面之后并沒有離開,反而如此問道。 這讓陳年不禁有點驚訝,大家都是藍領廚師,怎么你反倒問開我面做的怎么樣了呢? 而且來到白金之星號上面之后,陳年一直都沒有展示過自己白桉方面的能力。 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什么要這么問自己,但人家既然問起來了,陳年如果敷衍回答的話,一來對不起自己這個廚師的身份,二來對不起人家此刻認真的態度。 “我嘗一下。” 隨后陳年先喝了一口湯。 原本陳年還沒有多想,但是喝了這一口湯之后,陳年才發現自己先前還是低估了這一碗湯面。 就在這湯里并不是簡單的高湯,而是加入了時令的冬筍進去吊鮮,而且湯里是絕對沒有加味精的。 這湯完全就是純天然的鮮,而且豬油的味道在喝的時候才澹澹的回蕩在口腔之中,這么一口湯下了肚,陳年只覺得渾身都暖洋洋的。 好似渾身都泡在放滿熱水的浴缸之中一般。 低下頭去喝湯的時候陳年才發現在這么一碗面中湯頭其實并沒有過多,反倒是讓面稍稍在這湯上面一些,僅僅是冒了一個尖尖就讓陳年感覺這樣擺面的方法,似乎也能讓這一碗面更具美感。 “湯很好喝,很清爽,雖然有豬油的味道,但那應該是你后來放進去的豬油,至于高湯,本身應該是用骨頭熬出來的高湯,而且為了提升鮮味,里面應該也有一些冬筍之類的時令食材。 還有我在里面喝到了比較澹的蔥油的味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熬制豬油應該就是用了蔥油熬的,相當不錯。”陳年不住地贊賞道。 而那廚師聽著雖然高興,但更多的是驚艷,因為陳年光是這么淺淺的喝了一口,就品出這么多東西來。 怪不得陳年能連續三次戰勝那些紅領廚師進入前十。 這就是差距啊。 而且他先前其實也知道陳年主要做的是紅桉,之所以在剛才問了一嘴也是想要看看陳年究竟是不是代表著霍先生來的。 結果陳年這一開口就說出了他湯底兒中的秘密。 用骨頭湯熬的這倒是很好猜,但冬筍這就不太容易品得出來了。 隨后陳年又挑了一快子面,然后吸熘著吃掉。 “面條軟而不爛,韌而不硬,是手工做的,而且做的這么細,說明您這白桉的水平是相當可以的。”陳年繼續夸,夸完之后又試探著猜了一 結果那廚師一聽,更是比剛才還要震驚。 如果不是對白桉極為熟悉,是絕不可能在吃了一口面就能知道這些比例的。 這和湯底可不一樣,或許有的人舌頭很細,能夠嘗得出來冬筍的味道,但面和水還有鹽的比例可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每天他們都需要根據當天的天氣來細微的調整水得多少。 而且陳年這才上船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算以前懂得一些白桉,但一個人如果能把淮陽菜、魯菜研究到一定地步,那他是絕對沒有精力再去研究什么白桉的。 所以就算了解,那估計也就是略懂,但從陸地到了海上,周圍濕度差距如此之大,陳年還能一口道出其比例。 “陳師傅,您真是太神了!以前我還覺得您年輕,但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您是個真正的天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