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做好之后陳年看著這一份蚵仔煎聞著確實是很香,醬汁刷在上面也很誘人。 用筷子夾了一塊下來,一口咬上去外皮是那種有一點點脆的感覺,略帶一點點的酥,內部柔軟香滑又不失q彈。 那一層醬汁酸酸甜甜,顏色粉粉的也比較開胃。 這個醬汁據小黃所說是他自己做的,而且小黃說其實這些醬汁不太有標準的做法,因為各家的醬大多都是自己調制的,只有一個大概的偏好方向。 “還不錯啊。”陳年不禁感到有些驚喜,果然能被閩南或者彎彎地區奉為經典小吃的蚵仔煎還是有點東西的。 這完全就是按照小黃所說的做法做的。 里面的海蠣沒有過熟,吃的時候滿滿的都是鮮味兒,而且由于是自己做的,所以陳年在里面放的海蠣數量也夠多,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海蠣。 整個就感覺特別棒。。 陳年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這一份海蠣煎都吃完了。 “有點兒不太過癮,感覺還想吃。”陳年不禁一個人嘟囔著。 不過接下來還要做其他的版本,所以倒也不著急。 接下來陳年打算做泉州版本的。 說起泉州版,本來做法上還是和臺灣有一定區別的,陳年先拿出雞蛋來將其打散放在一旁備用,隨后又切了許多姜蓉和蒜末啊放在海蠣當中。 當小黃在說這個版本的時候,還說他的孩子從小時候就非常不喜歡吃姜,每次在他做蚵仔煎的時候都會要求他不要放姜進去。 但黃師傅身為一個廚師,怎么能容許自己的孩子挑食的,所以每次都會放很多姜進去。 結果到最后做出來,他的孩子還是會一邊吧嗒吧嗒的掉眼淚,一邊大口的吃。 隨后陳年又一次往里加入雞粉、精鹽還有蠔油,然后又倒了一點福建的老酒進去。 當然,這老酒也是陳年從小黃那兒拿的。 又放了些白胡椒進去,最后陳年又往里加入了很多的蒜苗。 但當時小黃說的是也可以在里面放蘿卜絲什么的,反正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樣,但他說知道的較為正宗一些的做法就是放蒜苗。 放好蒜苗之后,陳年又往里面加入紅薯粉,雖然原材料和剛才的地瓜粉一樣,但剛才的地瓜粉是直接攪成特別細的面狀,而這紅薯粉則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顆粒。 這樣在攪拌的時候就沒有剛才那么稀。 “估計這次放紅薯粉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里面的海蠣爆開吧,畢竟在高溫的作用下海蠣是會出現這樣的狀態的。”陳年在心中思考著其中的原理。 等到攪拌均勻之后陳年先熱鍋熱油,然后將油在鍋中滑了一下,然后再將油倒出,趁著鍋壁全部都沾滿油的時候,陳年將剛才調好的海蠣倒入其中。 微微的炒動了一下,以確保讓每一粒海蠣都能夠被煎到,這樣做出來也會更香。 微微翻炒了兩下之后,陳年又開始用鏟子將鍋中的食材進行按壓,讓其變成一塊餅狀。 在福建地區的蚵仔煎是要比臺灣地區的蚵仔煎更加干香一些的。 等到底層煎的差不多了之后,陳年再一次將雞蛋輕輕的掛在邊上。 等到其定型了之后才顛勺翻了一面。 原本陳年剛才在吃過了那個版本的蚵仔煎之后就覺得相當不錯了,但在看見這一版本的蚵仔煎之后,不禁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要是不好吃我直接下去把太平洋喝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