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正這種事情劉家也不一定會說。這樣一來自己就更沒有說的必要了。 想到這里,陳年也不禁開始反思起來,為什么自己這么優(yōu)秀,就連劉老爺家這種皇親貴胃也愿意拉攏自己。 但想來想去陳年還是沒有想明白。高根柱那邊目前工作量基本已經(jīng)飽和了,而且刀削面才剛剛拿出來,現(xiàn)在不適合做新東西,只是就算如此,陳年那邊還是可以教一教的。 “陳年,我等一下中午的時候再教你點東西,我們這邊的面種類有很多,雖然大部分都是需要和面的,但還有一種是不用和面的。” “還有不用和面的面?”陳年有點兒想不通,那應(yīng)該怎么做啊。在他的印象里面條都是要先活好,然后再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做,只不過有些是死面,有些是燙面,有些是發(fā)面,有些面需要活的硬一點,有些面則是需要軟一點。 先前他已經(jīng)見過了這邊的刀削面,也見過了這邊做刀削面專用的器具,可是這種不用和面的面,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嗯,有的,我今天教你的只是其中一種。”高根柱說道。陳年的學習速度非常快,基本上他邊講邊演示一次陳年那邊就能學會。 這和他當初學手藝的時候可完全不同,所以偶爾他也會感覺到有些氣餒,但在妻子的勸說之下,他很快又放寬了心。 山西的面食真要說起來的話,上百種肯定是有的,就算每隔十來天學一種,那陳年也得學好幾年。 所以他現(xiàn)在每次就很期待看到陳年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就比如現(xiàn)在。陳年聽著高根柱的話也不禁來了興趣。 就這樣到了中午,面和菜都賣完了之后,他們也開始準備吃午飯。 “爹,我好餓,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吃飯啊?”小福貴在一旁趴在桌子上,餓得連腰都快直不起來了。 “馬上就做,你再等一下。”高根柱敷衍了兒子一句之后,轉(zhuǎn)頭看向陳年這邊。 “今天中午我要教你的這種面叫做剔尖,吃起來比普通的面都要筋道的多。”一邊說著他一邊回南房里拿出做剔尖專用的器具,陳年看去那是一個帶著把手的木質(zhì)圓片,還有一個后端像快子一樣,但前面呈現(xiàn)三棱形的棍子。 “剔尖要用這個來做嗎?” “嗯,最好是用這個,如果沒有專門的東西,用快子和盤子也能做,但這個東西我們家是有的。”陳年看著這幾句還是想不出來高根柱所說的剔尖到底應(yīng)該怎么搞。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怎么做,陳年怎么看這兩樣?xùn)|西都覺得抽象。 “陳年,你去把面拿過來。”陳年點點頭,將裝著面的桶提了過來。面桶里有一只碗,通常他們都是用這個碗來在桶里挖面。 “做剔尖面主要就是控制面和水的量,一般來說一斤面用九兩水就差不多。” “這么多的嗎?”陳年驚了。怪不得高根柱說這個面不用活,就按這個面粉和水的比例,就算是把胳膊都活斷了,也成不了形啊。 不管怎么活,這面肯定都是軟塌塌的。只見高根柱放好了面和水之后,便開始用快子攪動了起來。 攪著攪著,里面的面和水充分融合在一起。 “這個最好是順著一個方向來,別看這面細,但里面也是能上勁兒的,要一直把它攪到表面上光滑,碗盆的邊上也沒有面之后就可以拿去洗了。”陳年點了點頭,暗自將這個方法記了下來。 “蓋上蓋子,大概放一刻鐘的時間就好,不用太長。”陳年則是在心里琢磨著,現(xiàn)在本來面就軟,雖然說已經(jīng)攪上了勁兒,但是放一會兒這面團內(nèi)部發(fā)酵之后,分子和分子間產(chǎn)生了空隙,估計只會更軟。 只是高根柱這么說,自然有他的道理。成與不成自己現(xiàn)在說了也沒有用。 就這樣等到十五分鐘后,高根柱打開蓋子看了看里面的面發(fā)酵的差不多了,于是讓陳年上手去摸了摸:“總之就把面發(fā)到這個程度就好。”陳年伸手指去戳,結(jié)果剛放上去就感覺手指陷入了其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