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是可惜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倒是還想再去那邊嘗一嘗他們家的缽缽雞。” 陳年不免有些惋惜的想到。 但隨后他看了看時間,現在已經是晚上的九點半了,今天收攤比較早,也不知道是客人們商量好了還是什么,十五分鐘前店里就已經沒有了客人。 而陳年也安排眾人早點回去休息,只是他自己留在這邊準備做缽缽雞。 做缽缽雞所要用到的材料除了一部分店里本來就有的之外,剩下的在昨天的時候陳年就和劉哥說好了,讓對方給送過來。 現在陳年面前的有雞爪,雞胗,雞心,海帶,土豆,豆腐皮甚至還有兩個豬蹄。 雖然說正統的缽缽雞里面主要就是雞肉,但自己家里面做來吃,陳年也沒有必要完全按照那固定的做法來做。 自己和紅豆喜歡吃什么就可以往里面放什么。 首先把菜洗凈切好,土豆、海帶分別放入水中浸泡,避免氧化或者發干。 隨后他又把要用到的那些肉類同樣洗凈改刀后放入盆里。 又往里面加入鹽、胡椒以及生姜和洋蔥還有料酒進去抓拌均勻,這一目的是為了進行腌制,給食材上一個底味。 雖說不提前進行腌制也可以,可這樣一來這種小吃做出來之后,本身就會帶著更多的腥味兒,而且在吃的時候也會感覺其味道會稍微有些單薄。 這就像是有些時刻在一開始吃某種食物的時候,感覺并沒有那么好吃的,但吃到后面才感覺這個食物吃著好像也可以。 這并不是因為沒有攪拌均勻的緣故,而是因為這些食物在制作的時候沒有提前進行腌制,沒有上底味。 最開始第一口的味道通常都是正常的,但吃到了后面,嘴里面便有了其料汁本身的味道和這一口吃到的食物味道相疊加,所以才感覺這食物越來越好吃。 如果用更通俗易懂的比喻描述的話,那就是有些老一輩的人喜歡用茶缸子喝水,經年累月之下,那些茶缸子的杯壁上便會結上一層厚厚的褐色的茶垢。 以至于后面他們就算不往茶缸子里放茶葉,但倒水進去喝起來也是茶水的味道。 但陳年每一次都會力求將菜品做到完美級別,也就是一道菜某一個版本做法的精品水準,所以自然不會在這些基礎的步驟上偷工減料。 在將這些食材腌制上之后,陳年便去準備料汁。 缽缽雞的主要味道就是辣,所以陳年為此也提前準備了三種辣椒,這三種都是店里面有的,也是陳年在很早之前就買回來的。 畢竟他總要研究新菜,這些耐放的調料他也會多備好幾種。 這一次陳年要用到的辣椒分別是二荊條,朝天椒和燈籠椒,二荊條的作用是為了增色,朝天椒的作用是為了增辣,燈籠椒則是為了增香。 將這三種調料搭配起來一同使用,做出來的紅油也會顏色紅潤,又辣又香。 先把這三種辣椒剪成段之后,打開灶上的小火,在鍋中加入少許的油進去,等油微熱之后就把辣椒放進去慢慢煸炒。 由于開了小火的緣故,油溫只是在緩緩的上升,如果開大火的話,油熱的速度就會非常快,下入辣椒后,別說是沒有去掉的辣椒籽了,就連辣椒皮本身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炸成黑色焦狀。 而開小火的目的則是為了能將這三種辣椒里的特質更好的釋放出來。 等到辣椒顏色開始變得紅潤透亮,開始散發出淡淡香味的時候,陳年又下入一把花椒進去繼續炒香。 此舉也是為了能夠增加了料汁中的香味,在川菜當中主要講究的就是一個復合調味,這一點哪怕只是一種小吃也不會忽略。 在炒制的過程當中,陳年不斷地翻動著鍋內的辣椒和花椒,先前他加入的油不多,如果翻的慢一點或者是長時間不進行翻動,就會使得辣椒的其中一面溫度會變得特別高,從而變焦發糊。 而陳年要的只是辣椒中的香味,如果炒糊了是會發苦的。 就這樣陳年一直在不停的翻動之下炒到辣椒中基本上所有的水分都完全揮發掉,甚至于捏起一塊辣椒來,只需要稍稍用力就能將其捏碎的地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