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年想了想,以往汆肉確實都是用冷水,因為冷水下鍋慢慢加熱可以讓肉類的蛋白質(zhì)完全變性,完全熟透,這樣做出來的肉會更加容易嚼。 比如紅燒肉、老鴨湯這種就需要冷水下鍋,因為他們對肉質(zhì)的要求就是軟爛。 但熱水下鍋也有相應(yīng)的做法,直接在開水中放入肉類的目的是讓肉類部分蛋白質(zhì)保持不變性,也就是沒有完完全全的熟透。 和蛋白質(zhì)變性后的肉類之間的區(qū)別就是前者更嫩口感更好,而后者肉質(zhì)疏松容易入味。 以前陳年在舊金山學(xué)的時候就做過這道菜,在粵菜中有一道白斬雞就是以熱水下鍋,還有人們在涮火鍋的時候也是在煮沸的湯里下入肉片。 只不過平常在燉肉的時候,由于時間長,所以一般都是冷水下鍋。 “師公,這是要保持肉本身的鮮嫩吧。”然后陳年又把熱水下鍋和冷水下鍋的區(qū)別大致說了說。 “嗯,就是這個意思,葵花肉主要吃的就是一個嫩,用我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豬肉比直接在鍋里下料燉出來的還要更嫩。” 陳年在把肉下入鍋中之后就開始去操控火候,在爐子里多添些柴火和木炭就可以讓火燒的越來越旺,反之如果要小火的話,就把里面的炭火弄出來一些。 然后緩緩的扇著風(fēng)。 一邊操控著火候,陳年也一邊撇著上面的血沫,直到湯再次恢復(fù)了清澈之后,肉也煮的差不多了。 經(jīng)過了十幾分鐘的煮制,豬肉外表也變成了灰白色。 “接下來把肉撈出來,洗凈晾涼。” 陳年照做,不過豬肉雖然已經(jīng)用涼水洗過了,但要等其完全涼透還得再過一會兒才行。 但現(xiàn)在時間也差不多了,廚房里也該準(zhǔn)備晚飯,于是其他人備菜的備菜,殺雞的殺雞。 陳年就在這邊一直等到豬肉涼透之后,這才把肉放在案板上。 “把這些肉切成一寸半長的片兒,但也不用太薄,大概這么薄就行。” 彭長海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來用食指和大拇指比劃了一個厚度。 陳年看后點點頭,心中想著約摸就是四毫米左右,梅菜扣肉差不多也就是這個厚度。 “另外再把蘿卜刮去皮,也切成這么大的片,冬菇小個的整用,大個的剖成兩半,再把蔥切成段,姜切成片。” 陳年的手非常利索。 基本上前腳彭長海說完,沒多久后陳年就把這些配菜都處理好了。 “冬菇用開水汆透撈出來之后直接用涼水沖涼,然后擠掉上面的水。” “這個沒必要慢慢的等它放涼,因為冬菇不大,直接用水沖就行,要是不方便的話直接泡在涼水里也可以,但最后一定是要把上面的水分都擠掉,不然不好入味。” …… “嗯,一片肉,一片胡蘿卜,一片冬菇,相間碼入深盤內(nèi),盤子已經(jīng)給你放在那兒了,這道菜就得找這種深的盤子才行,如果實在沒有就盡量用個寬口的碗,擺的時候,把整齊的那一面朝下,然后把碎肉和剩下的配料放在上面。 你看中間是不是就凸起來了?” “是,中間要高出來一些,這樣可以嗎?還是要把這里弄平?” “不用,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彭長海搖了搖頭。 “接下來你用料酒,醬油,雞湯,鹽,白糖,味精和胡椒面,先在一個碗里兌成汁,然后倒在肉盤上。”彭長海說著,又把每一味調(diào)料要放的分量告訴了陳年。 最后在彭長海的指揮之下,陳年把這調(diào)好的汁倒在肉盤內(nèi),然后在上面放上剛才切好的蔥和姜,緊接著上籠開始用大火去蒸。 宋青舟則在一旁一邊準(zhǔn)備著譚府晚上要吃的飯,一邊時不時的打量一下這邊。 心想果然師父有些偏心,當(dāng)初師父也教過自己這道菜,自己前前后后的足足學(xué)了七天才終于學(xué)會,過程中肩膀和胳膊都被打青了。 結(jié)果到了陳年這邊就這么溫柔。 當(dāng)然這也和他學(xué)這道菜的時候確實手腳比較笨,過程當(dāng)中總出錯有關(guān)。 但總而言之,宋青舟感覺陳年是要比自己這個時候厲害不少的。 “如果我那個時候也能有這種天賦,想必師父也不會天天打我了吧。” 宋青舟一邊想著一邊嘆著氣。 “生不逢時啊!”(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