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八章 治理地方-《大明之后》


    第(1/3)頁

    張秀才大號叫張霖,他十六歲考中秀才,而且名次靠前。

    稍微懂點科舉常識的就能明白,如此年紀,能考中功名,自然是前途遠大,不可限量。張霖也一度以為他能高中進士,入朝為官,匡扶社稷,從此做出些業(yè)績,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但接下來卻仿佛遭到了詛咒,屢試不第,別說進士了,就連舉人都考不上。

    最初張霖以為自己的學問不夠,他就埋頭苦讀,四處走訪名師,鉆研八股。

    只是他忙活了十年,依舊是一無所獲,該落榜還是落榜。

    后來張霖才漸漸清楚,彼時大明官場世風日下,各地官吏,爭相結(jié)黨營私,想要考中功名,光有學問不管用,多少和他一樣的學子生員,都是報國無門。

    你要先搭上人,比如東林,比如閹黨,沒人引薦庇護,還想擠進去,那不是異想天開嗎?更何況雖然都姓張,他和張至發(fā)張閣老那邊還有點不和。

    雖然人家閣老不會搭理他一個秀才,但想往上一步,卻是難上艱難。

    忙活到了三十歲的張霖,終于放棄了繼續(xù)考試的打算。仗著家里頭還有些產(chǎn)業(yè),又有個秀才功名,安穩(wěn)度日吧。

    時光匆匆,張霖已經(jīng)快到不惑之年,大半輩子都過去了,還是一事無成。

    他早年輝煌,隨后是長久的沉淪,秀才功名,既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痛苦來源。彼時朱頤垣說秀才沒有特別,也要交出多余土地,他是震怒的。

    可這幾天朱頤垣做的事,說的話,倒像是個厲害的人物。

    既然如此,那就賭一把,成了就光耀千古,青史留名,不成……不成就什么都別想了。人生一世,不能跟草木同朽!

    經(jīng)過了一番反復斟酌,張霖算是下了決心。

    首先,將大莊村所有農(nóng)戶集結(jié)起來,然后按照家家戶戶的人口數(shù)量,進行登記。

    “大家伙聽好了,你家有多少人,就如實上報,因為是按照人頭分田,你想多拿,別人就要少拿。大家伙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撒謊騙不了誰。”

    眾人紛紛點頭,迫不及待道:“行了,我們都聽懂了,張秀才快著點吧。”

    張霖點頭,一路運筆如飛,趕快給大家伙登記,只是面對著一位老者,他不由得停下了筆,翻起眼皮,苦笑著看這位。

    “三叔公,你家可是大戶啊,五個兒子,還有十幾個孫子,咱們大莊村,就屬你們家人口多。這是誰都知道的,你怎么就報四口人啊?”

    其他鄉(xiāng)親也都跟著問道:“沒錯,張三爺,你家人多,就要如實上報,你還說過,多子多福,死也不分家!”

    “你們放屁!”老頭氣得罵人,“我又不是傻子,一戶最多二十畝,你們想餓死我們家啊?分了,全都分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全都分出去了,只有沒成家的老五,還有沒出嫁的老丫頭在家,算上我們老兩口,就是四口人,多一個也沒有。”

    誰說老百姓愚昧糊涂的,關(guān)系切身利益,他們算得可清楚了,連夜分家的,比比皆是。

    張霖暗暗點頭贊嘆,朱頤垣這套分田方略,許多大戶,就主動分家了。

    既然分了家,哪怕親兄弟,也會漸行漸遠。

    就比如這位張三爺,他有五個兒子,十幾個孫子,遇到事情,不用其他親戚,光是這些人拉出去,在村子里就足夠橫行霸道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嘉善县| 吴忠市| 凯里市| 漠河县| 任丘市| 浪卡子县| 会理县| 沧州市| 西峡县| 马尔康县| 长乐市| 贵德县| 凌源市| 成武县| 泾源县| 筠连县| 象山县| 泌阳县| 色达县| 章丘市| 清远市| 大兴区| 肇州县| 闻喜县| 张北县| 新安县| 台东市| 阳曲县| 江陵县| 尉犁县| 玉龙| 泸西县| 合水县| 东明县| 大新县| 永春县| 白水县| 崇阳县| 韶山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