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十九章 劉安江和張謇登泰山-《劉家大宅門》


    第(1/3)頁

    劉安江和張謇相伴同船而行,因有共同的話語,少了的孤單。他們時而小酌,時而吟詩習文,時間打發的倒也充實,也增加了不少樂趣。不知不覺,幾天時間,船已經到了山東境內的泰安府。

    張謇笑著問道:不知賢弟有否登過東岳?

    劉安江笑道:乃是夢寐以求,只是未曾實現。

    張謇笑道:東岳乃是五岳之首,莊嚴而神圣。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人文與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諧。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崇拜,被視為社稷穩定、民族團結的象征,華夏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不登東岳,乃是終生遺憾。光緒六年,吾有幸隨吳長慶升任浙江提督,四月奉命進京覲見圣上,一行隨從同赴京師,途經東岳登臨覽勝。賢弟若感興趣,愚兄伴你同行,覽東岳之勝景,以一飽眼福。

    劉安江笑道:乃也使得。反正時間綽綽有余,不如在泰安府休閑幾天,趁機領略五岳之首的勝景,乃也是機會難得。

    舵船就停靠在運河邊。劉安江和張謇叫了“公車”前往驛站住下。第二天早晨,他們首先參拜了岱廟。

    從岱廟出來。他們自紅門登山,拾級而上。古代帝王登封東岳,大多是沿這條路線盤桓而上,所以稱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進香也是沿著這條路見廟就拜,所以又稱為“神道”。七千級臺階可直達岱頂,沿途,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題刻,又使之成為一條“古詩之路”、“書法之路”。

    東岳,古老的片麻巖構成的斷塊山地,崛起于華北大平原東緣的齊魯丘陵之上。山勢磅礴,雄偉壯麗,為五岳之首。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歷代帝王封禪祭祀,文人墨客吟詠題刻,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跡,被譽為露天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有岱廟、普照寺、碧霞祠、經石峪刻石、靈巖寺等名勝古跡和玉皇頂、日觀峰、月觀峰、石塢松濤、鷹愁澗、龍潭瀑布等景點以及許多古樹名木。

    他們一路賞景一路觀賞書法石刻,在一處名為“快活三里”的地方,見幾塊山石磊落,其中一塊刻石突然映入眼簾,只見上面字跡沉穩深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上有銘文“光緒六年四月望,浙江提督、盧江吳長慶入覲道此,偕樂平彭汝雲、崇明楊安震、通州張謇登岱及頂。慶于茲凡六游,而陟頂且三度已”。

    劉安江驚嘆地呼道:乃是仁兄之墨寶?敬佩敬佩啊!

    張謇笑道:哪里哪里。隨意涂鴉而已。當初吳為清末慶軍首領,先受曾國藩統轄,后由李鴻章節制,是淮軍的骨干,先后和太平軍、捻軍作戰,后赴朝鮮平叛,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一定影響之人。吳出身書香門第,好讀書,愛人才,時稱儒將。為博清流美譽,曾在幕府中羅致了一批學者、名人,在下便是其中之一。1876年,吾任慶軍統領吳長慶幕治機要文書。一次,吾等四人隨吳同往京城,路過泰安府,有意登岳。途經這里,見此石獨到,吳統領非要在下提筆,豈能不從?

    劉安江感嘆道:哦,原來如此。仁兄筆鋒剛柔相濟,筆尖灑脫,實為難得。

    張謇笑道:哪里哪里。

    他們一邊走一邊欣賞大自然的風光。一路談笑風生。

    在道路旁的一塊大石頭上他們做下來息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巴南区| 子洲县| 新余市| 南召县| 丰城市| 南召县| 怀宁县| 东丰县| 惠东县| 通江县| 砚山县| 长乐市| 铜山县| 闻喜县| 民勤县| 海南省| 漯河市| 锡林浩特市| 平阴县| 克山县| 钟山县| 乌拉特前旗| 阳东县| 建瓯市| 镇远县| 开化县| 容城县| 彭州市| 新晃| 烟台市| 贵德县| 丰城市| 英山县| 荃湾区| 克山县| 婺源县| 麻城市| 凤凰县| 寿宁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