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末將知錯!”兩名裨將當即認錯道。 白起倒也沒有責怪,反而有些鼓勵地說道:“戰前論議,無所謂錯漏也!但有想法皆可言說,戰法便是從一遍遍的糾錯之中慢慢改進而來的。兩位將軍莫要在意,本將期待來日更好的建議。” “是!”兩人如蒙大赦,當即領命道。 “本將老矣,此戰或為本將之最后一戰,日后大秦還要交到諸位手中。”說著白起又環視一圈,頗為希冀地說道:“諸位將軍應做思考,多做參議。” “謹遵鈞令!”眾將齊齊答道。 說實話,白起心中對于剛剛發言的兩位裨將是有些不滿意的。 這樣的話語,若是一個校尉說出來,他是高興的,因為這說明:一個本該注重戰斗指揮的校尉開始思考戰略上的事情,這是一個很好的訊息。 這樣的錯誤,若是一個都尉犯了,白起也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剛剛步入秦軍中高階的位置,能夠主動思考,更敢于在軍議上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很值得鼓勵。而這樣的錯誤在都尉時候犯了,對大軍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會加速他的成長。 可,這樣的話語從兩位裨將的口中說出,白起就有些接受不了了。 裨將者,可為一旅偏師之主也! 換句話說是已經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的人的,甚至隨時會被自己派出去獨領一軍的,以這樣的素質,去獨當一面,顯然是無法勝任的。 最令白起難受的是:這樣的情況,在秦軍之中恐怕并不是個例。簡單來講,秦軍雖然依舊足夠的精銳,足以令山東諸國膽寒,但在中高層的將領之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斷層的現象。 看似繁華似錦的秦軍之中,實際已經有著不小的隱患。 沒錯,如今秦軍之中真正能打的中高級將領,雖然數目的確不少——白起、司馬錯、王龁……等等人選,可謂烈火烹油之勢頭,可若是細細查看,卻能發現,這一個個的將領,幾乎都已是知命之年了,在缺醫短藥的戰國已經算是長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