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再往下查究一二,很容易便發現秦國根本沒有能叫上名字的青壯派將領。 歷史上,白起把長平之戰打贏后,隨即被秦王給賜自盡。緊接著,看似無敵的秦國,居然短短幾年之后,在魏無忌的攻勢下敗退函谷關,這其中雖然有長平之戰消耗過大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認,秦軍青黃不接的問題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直到“蒙驁”的出現,秦國才算結束了兵雖精無大將的窘境。而這段時間,也是秦國一統六國前最為混亂而危險的時間。可惜,唯一能獨戰秦國的趙國在長平一戰中被打斷了脊梁骨。 而緊接著的王氏父子、蒙氏兄弟相繼而出,真正將秦始皇帝推向了古今最高的寶座。 如今的白起雖然已經有些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礙于自身本就功高蓋主,若是再在軍中大力培養將軍之才,你讓秦王咋想? 恐怕接班人還沒培養出來,自己先被秦王給弄回去了。 所以,隱隱約約地提醒,潛移默化地教導,這是白起所唯一能做的事情。而在場諸將,即便是王龁恐怕也難真正地了解白起之意。 但那不重要。 還有時間!至少白起是這么認為的。 稍稍提點一番在場諸將過后,白起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到輿圖之上。 “可曾打探到兩只趙軍的主將為何?”白起對斥候問道。 wap. /90/90029/1974208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