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是,令秦軍有些詫異的是,已經(jīng)將他們重重包圍的趙軍卻是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對他們發(fā)起進攻。 不是不攻,只是時候未到。 另一個小型戰(zhàn)場上,趙軍的重騎兵正對秦軍最后的重騎兵展開著圍剿。 看著那滿地的尸體與遠去的大纛,秦軍最后的重騎兵哪里還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相較于對死亡的害怕,秦軍重騎兵的心中更多的卻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悵然與愧疚。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重騎兵的挑選有多么的嚴苛。 雖然比不上秦軍銳士挑選般那樣面面俱到,卻也遠比一般的選鋒要嚴格許多。整整三十多萬大軍,就選出來他們這區(qū)區(qū)三千多人,便是明證。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重騎兵的訓(xùn)練有多么的苦難。 天不亮,他們便已經(jīng)起床負重跑操,無論刮風(fēng)下雨,足足數(shù)十斤的重量抗在肩頭,往返在營地與咸陽的十?dāng)?shù)里路上,不論刮風(fēng)下雨甚至是雪日冰雹。 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整個秦國朝廷對他們寄予了多少的厚望,在他們的身上傾注了多少的資源。 即便在戰(zhàn)時也難得一見的肉食,在他們的營地中卻幾乎是每日的必須,身上的甲胄、刀劍,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即便是一般的屯長的制劍也不過如此。 可這一切,在這一刻卻是化為了烏有。 他們也不知道,為何就是打不過眼前幾乎跟自己一模一樣的趙軍重騎。 哪怕是營中騎術(shù)最好、力氣最大的勇士,在趙軍的重騎面前也像是個軟弱無力的婦人,輕易便被戳翻了在地。 深深的無力感,早已襲滿了全身。 但饒是如此,秦軍的重騎兵們依舊沒有選擇退縮。 不是他們不懼死亡,只是他們知道,一身甲胄的他們尚且不能撼動眼前的趙軍半分,他們身后的步卒,就更不必說了。 而將軍給他們最后的命令正是堅守陣地,為大軍突圍爭取時間。 因此,他們必須像一顆木樁一樣,死死地釘在這里,哪怕是死,也要為大軍爭取最后的時光。 盡管身邊的戰(zhàn)友已經(jīng)寥寥無幾,秦軍的重騎兵還是一步不退地堅守在原地,靜靜地等候著命運的降臨。 或許,這也是他們所能為秦國、為身后的戰(zhàn)友們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只可惜,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視死如歸」四個字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 很快,趙軍的重騎兵已經(jīng)將秦軍重騎徹底地分割了開來。 幾個沖鋒之間,秦軍最后的重騎兵也終于被擊落馬下。 這樣一支耗費了秦國數(shù)年心血的精銳部隊,就此徹底地落下了帷幕。 嗚咽的號角聲再度響起之時,已經(jīng)解決掉秦軍重騎兵的趙軍重騎,終于緩緩地出現(xiàn)在了被包圍的秦軍步卒的面前。 有了重騎兵的加入,戰(zhàn)斗徹底沒有了任何的懸念。 橫沖直撞之間,重騎兵很快將秦軍好不容易結(jié)成的圓陣給沖得稀巴爛。 隨即踏著整齊的鼓點,數(shù)萬趙軍一邊高喊著「降、降、降」,一邊收縮著包圍圈。 只可惜,即便已經(jīng)自己生還無望,秦軍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刀劍。 無奈,周騏也只能下達了最后的殲滅命令。 當(dāng)即,三千重騎兵輪換著便開始向已經(jīng)被分割成數(shù)塊的秦軍陣線的不斷沖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