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看場子-《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1/3)頁
三座山毗鄰,呂律也就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騎著追風(fēng)領(lǐng)著元寶它們返回。
一番觀察后,選定了幾個地方,作為接下來要去排棍尋棒槌的地兒。
等呂律回來的時候,陳秀清等人也早已經(jīng)將飯菜做熟,飯菜簡單,小米干飯就咸菜,主要是扛餓,不過,幾人撿來一些蘑菇,外加野山蔥和一些肉,簡單的東西也變得非常美味。
拿飯的時候,呂律做了分工:“今天就由清子端鍋,在帳篷邊守著,順便經(jīng)管一下馬匹,我們四人排棍,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輪換著來,也算是休息。晚上等我們回來的時候,準備好飯菜就行。”
“律哥,沒必要吧?”陳秀清也很想加入。
呂律直接就瞪了回去:“什么叫沒必要,忘記昨天的事兒了?咱們帶來的這些東西要是出了問題,接下來怎么辦?”
雖然是原始森林,但能到達這地方的人不少,加上昨天那一幫子朝鮮人,呂律不得不進一步小心提防。
“聽你律哥安排,你好好守著,別那么多廢話,我也覺得昨天那一幫子人,不是善茬!”梁康波拍了拍陳秀清的肩膀:“不都說了嗎,輪換著來!”
陳秀清想了想,默默地點點頭。
呂律又不放心地叮囑了一句:“槍給我一直帶著。”
吃飽飯后,呂律起身走到河邊趴下,咕嚕咕嚕喝了一肚子涼水,一直喝到走一步路一晃當為止:“盡可能地多喝點水,咱們放山過程中,沒時間找水喝!”
幾人依言照做。
呂律身為把頭,也在嚴格按照參幫的做法實施。
這是老輩人積攢多少年的經(jīng)驗,有的聽上去,或許很沒有道理,但只有真正碰到事兒,才知道一點不假。
見幾人都喝好后,呂律提起自己的索撥棍,掃了眼帳篷和陳秀清,大聲吼了一嗓子:“帶家伙,緊綁腿,放山了!”
聲音遠遠地擴散出去,在山間回蕩著,在向周邊的人宣告,這片山有人了,這同時也是在提醒幾人,把身上收拾利索。
幾人聞言紛紛開始自行的檢查。
都沒有喧嘩,一個個像是集合的軍人一樣緊張忙碌,檢查自己獵囊中的抬棒槌的家伙:快當斧子、快當剪子、快當鹿骨簽子……這是每個抬棒槌的人必備的家伙。
當然了,在這里也就只有呂律有著一整套從蔣澤偉那里得來的快當工具。其余人背包里的,也就是些紅繩、紅布,剪刀、小斧頭,鋸子之類的東西。
就連張韶峰的索撥棍,也是臨時砍的一根水曲柳,綁了紅布條而已。
接著人人檢查自己的鞋帶扎緊沒有,左右腿的腿蓬緊了沒有。
抬棒槌的人,必須扎緊自己的綁腿,要把腿蓬一直纏到膝下腿彎,要打得不松不緊。這樣的話,在老林中拉荒走路不掛扯,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毒蛇咬到腳脖子或者鉆進褲襠里。
腰帶也得扎緊,把衣服給塞起來,紐扣扣好,袖口扎緊,防止草爬子爬進去叮咬。
這樣的穿戴,會非常熱,但相比起熱,所能防范的東西,更加危險。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槍,必須得帶上,幾人早已經(jīng)有了教訓(xùn),有了槍套,斜背在身上,也方便了很多。
見幾人做好準備,呂律領(lǐng)路上前,張韶峰等人也跟在呂律身后,無聲地朝著早上聽到棒槌鳥轉(zhuǎn)來聲音的方向走去。
呂律昨天就已經(jīng)觀察好這片地方,打好了主意:從左邊往山上拉趟子,到了山頂,再依次往右向山下拉趟子,只需五六個來回,就能把這片羅圈山場排完棍。
這就是他今天準備的活計。
會非常累人,但不得不抓緊時間,想要賺更多的錢,想要去探尋更多有老兆的地方,都得抓緊時間,太難得過來一趟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望奎县|
额敏县|
田阳县|
乌拉特后旗|
昔阳县|
滕州市|
尤溪县|
汉沽区|
溆浦县|
太和县|
建水县|
兴城市|
沅江市|
牙克石市|
沾化县|
区。|
平舆县|
肇源县|
浏阳市|
湟源县|
福鼎市|
琼海市|
永安市|
准格尔旗|
莱阳市|
贺州市|
广昌县|
同心县|
宣汉县|
沂水县|
孝昌县|
长乐市|
阿坝|
松溪县|
沾化县|
渝中区|
保定市|
肃宁县|
安吉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