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低調-《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1/3)頁
棒槌貴重,若是有暗中跟隨、打算搶劫的,最是容易在這種時候出手。
所以,張韶峰等人分三個方向站好守護的時候,手中的索撥棍直接重重地往地上一插,緊跟著拔出在后背的半自動直接上膛。
有槍,誰還用棍???
但其實,在這一點上,呂律覺得很矛盾,發現棒槌,要大聲喊山、接山,發現大貨還要喊“快當”進行慶賀,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周邊山野可能存在的人自己這里有棒槌,更是吸引動了歪心思的人嗎?
偏偏又要看場子。
他細細一想,沖著幾人笑笑:“以后咱們發現棒槌,不喊山了,低調點,悶頭發財不是更好嗎?”
規矩是人立的,當然也能改。
那些繁復的規矩,運用起來,有的真沒啥好處。
“那看場子……”梁康波猶豫著。
“看場子是個好習慣……繼續保持!謹慎點總是好的。”
這年頭,進山抬棒槌的人不少,但進了山,還能順利出山的,可不多。在槍支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年頭,這等值大錢的東西,動歪主意的人不少。
事情不能那么死板,得靈活些更好!
把那些規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該干的事兒。
一般來說,棒槌無論生長十幾年,幾十年,過百年,近千年,它的外部形態最高就是六品葉,這是它的神奇之處。
當然了,也有例外,這個以后說。
達到四品就屬于大貨了,更別說五品葉,六品葉的,發現大貨,那就難免激動,有的時候喊山的聲調都會激動得變了。
懂行的人一聽這喊聲,就能估摸出是不是出了大貨。
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不喊山了……呂律下定了這個決心。
他將背上的獵囊取下,加開袋口,將里面的一套快當工具取了出來,展開后,拿著兩端分別栓了銅錢的快當紅繩,把棒槌的莖稈纏住,再折兩段帶杈的樹枝分插在棒槌兩邊的土地上,紅繩兩端的銅錢則搭在樹杈上。
這就是給棒槌戴籠頭。
說是上了籠頭的棒槌跑不掉,但其實這樣做,只是為了固定住莖稈,免得不小心晃動,傷到棒槌的蘆頭。
蘆頭壞了,那損失可就大了。
事情說的玄幻,實則是個好習慣,這個應該保存。
呂律一邊做著,一邊想,開始簡化繁復的規矩。
只想著守規矩,可發不了財!
張韶峰等人抬著槍環視四周查看一番,見沒啥異動,就又湊了過來,神情激動地看著那棵其貌不揚的棒槌。
正式放山的第一天,就見到大貨,怎能不激動?
幾人看著呂律的神色,也有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趙永柯和梁康波。
上次領著蔣澤偉進山,第一次發現棒槌的地方,是蔣澤偉早些年間就已經選定的,不足為奇,畢竟人家是有著傳承的把頭,有多年經驗,第二次挖棒槌的地方,是呂律選的,也得到了蔣澤偉的肯定,但在他們看來,蔣澤偉的指點成分居多。
現在不一樣,實實在在是呂律自己觀山景,而且,拿捏得如此精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报价|
辛集市|
澜沧|
太仓市|
鄂伦春自治旗|
绵阳市|
桂林市|
石林|
花莲市|
准格尔旗|
奈曼旗|
文登市|
阆中市|
临城县|
余江县|
开江县|
濮阳县|
安平县|
搜索|
集贤县|
五河县|
嘉鱼县|
高唐县|
赤水市|
汉阴县|
镇沅|
乌兰县|
鄂尔多斯市|
保山市|
广德县|
烟台市|
扬州市|
三原县|
会东县|
江安县|
东乡县|
海城市|
开平市|
长宁区|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