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計劃,第一站先拜水。 讓老外見識一下,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搞出來的天才工程是個什么樣子。 車進停車場。 人坐河堤上。 美食遍街市。 騷話隨便講。 兩個老外不太相信,這里的水利工程,是兩千兩百多年前搞出來的東西。 因為兩千多年前,還沒有美國,印地安的先民還活得無憂無慮。 這倆老外的祖先還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 你們憑什么就可以搞出來這么大的工程? 不過,事實又輪不到他們不信。 因為長城在那個地方放著的。 王宇給兩個激動的老外上著課。 告訴他們這里的由來。 說得繪聲繪色。 包括歷史當(dāng)時是個什么樣子,文化是個什么樣子。 當(dāng)時的條件是如何的艱苦。 又有多少反對的人。 許佩在旁邊聽得有點上頭。 她和部分女同胞一樣,對歷史不是特別的感興趣。 但是她走的發(fā)展路線,又容不得她不學(xué)歷史。 所以,她對王宇看似瞎掰講述的那段歷史還是認(rèn)可的。 王宇聊一會兒,還得跟說著“臥草牛逼”的兩個老外一點反應(yīng)的時間。 就連吳飛在這個時候也想給王宇豎根大拇指。 主要是王宇的知識面覆蓋太廣,連他也只能在旁邊看著,這些故事,他知道個大概,要細(xì)說,肯定是沒王宇這個水平的。 趁著兩老外瘋狂拍照的功夫,許佩問,“你對這段歷史很熟啊?” 王宇搖搖頭,“不熟啊!” “不熟你說得頭頭是道的?” 開車開習(xí)慣了,那肯定頭頭是道啊! 不過王宇扒拉了一下子許佩,指著旁邊的石碑,“這上面不是寫著的嗎?” 許佩翻了個白眼,轉(zhuǎn)頭就笑了。 “切……”這一發(fā),把吳飛也整破防了。 吳飛陪著兩老外四處看看。 王宇的目光四處亂竄,和不遠處的賣唱小哥算是對上了眼。 許佩這個時候再問,“你的這種接待方式是有什么說法嗎?” 王宇伸出手來給許佩掰著手指數(shù),“先樹立民族自豪感!” “比如我們國的工匠精神,我們國家的壯麗河山,我們國家的包容性。” “再讓他們感受到極致的用戶體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