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柳長安的奏折一出現,他便迅速的將柳長安交給魏忠良處理以示安撫和信任,在暫時穩住魏忠良后,果決的通過飛魚暗衛毒殺了魏忠良。 但崇正卻忽略了一件事,閹黨是唯一能夠壓制東林黨的政治勢力,而閹黨存亡全系于魏忠良一身。 魏忠良一死,閹黨便失去了主心骨。 唯一還算有些威望的是兵部尚書崔呈秀,然而還不等崔呈秀穩定軍心,東林黨人便在第二日早朝之時將他活活毆死。 沒錯,一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文官,竟然在上朝之時,將一名二品大員群毆致死。 其行徑形同江湖火拼。 崇正聞訊大驚,連忙下旨捉拿幾位參與群毆的官員。 然而他依舊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并沒有借此打壓東林扶植閹黨或者別的派別,而是在東林黨的群呼聲中,將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只罰了被抓官員三個月俸祿。 東林被抓的官員放出來后,不僅不以為恥,還得意洋洋、滿臉榮耀的以“誅閹功臣”自居。 自此,大黎朝堂的天平徹底失衡,一場轟轟烈烈的對閹黨的清算行動,已無法避免。 農歷八月十八,戶部左侍郎彥文忠歷數魏忠良及其閹黨罪狀三十條,請誅閹黨。 農歷八月十九,吏部尚書聯名二十三名官員,請求徹查魏忠良。 農歷八月二十,朝野七十六名官員再次聯名請求徹查魏忠良、崔呈秀、田爾耕、徐顯純等五虎五彪。 此后一連數天,閹黨各種黑料如同雪花一般飛上崇正案頭,請求誅殺閹黨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以至于早朝根本無法議事。 因為無論所奏何事,三言兩語總能扯到倒閹一事上,然后就是一邊倒的口誅筆伐。 勢力弱小的南黨、宣黨、齊黨、北黨眼看風勢不對,為免被牽連,紛紛加入到了討伐行列中。 至于閹黨這邊,完全是末日將臨,有求自保反水做帶路黨的,有抱著成箱成箱的金銀企圖賄賂東林大佬的,還有的干脆辭官跑路。 僅有的一點反抗力量也淹沒在如潮的口水中。 有了反水的閹黨助力之后,東林火力更足,一樁樁一件件,可謂是證據確鑿,鐵證如山。 即使是狄仁杰在世,也說不出個二話來。 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