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說錯了什么。 風哥為何突然公雞我?! “今天給你先上一課,省的以后面對輿論壓榨心態爆炸。”王世風找了個椅子坐下。 “以德報怨這個思想是嚴重偏離現實主義的,是屬于理想主義范疇,如果你信奉這種思想,那很容易懷疑人生, 我們在運用先賢智慧和言論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不能以偏概全,要全面了解后才能化為己用,就像你這句話,就是典型的曲解使用。 ‘以德報怨’這個詞語卻是出自《老子》的‘報怨以德’,核心是理想主義的無為之治,我就不跟你講了,因為現在普遍定義這四個字主要都出自論語。 出自《論語憲問》,這篇是孔子針對當時一些社會現象總結出來的評論,針砭時弊的內容。 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就是有人問孔子,用恩德感化敵人的怨恨和傷害,是不是最好的方式。 孔子就反問,你用恩德報答怨恨,那你用什么東西報答恩德呢? 就好比,剛才那只大灰狗咬了你,你還笑著原諒還要給它好吃的,那五花肉平時對你那么好,你給五花肉什么呢? 沒有區別的報答,就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 所以你要以直報怨,就像我剛才那樣,它對我兇,我也兇它就行了,這很公正,并不是我在欺負它,但五花肉和大黃它們聽話,我就給它們獎勵,這樣才是正確的回報方式。 不然真的以德報怨,假設對方的反饋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你自己心里也會產生怨念,然后就心態爆炸了。” 蔣宵凡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認真的做了個假設后覺得,確實有點兒道理。 假設今天沒有王世風出手解決。 那只大灰狗一直在叫。 時間長了自然會引起所有人的不滿,因為犬吠真的挺容易讓人心煩的。 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的話,肯定會影響團隊士氣。 想明白這個道理,頓時覺得心里好受多了。 而且王世風的解答,也打破了他多年以來對‘以德報怨’的認知。 原來自己從小聽到大的這個成語,竟然理解錯了? “風哥,所以說,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蔣宵凡忽然來了興致。 “任何偏離原文關聯和客觀事實的典故知識解讀,都是一種曲解。”王世風先是確認了基調。 “在華夏文化的傳承中,有許多這樣被誤解或者斷章取義的道理,還被人奉為圭臬,這本身就是對真理的褻瀆, 而且尤其是在道德層面的內容,最是容易被有心人曲解利用,然后去忽悠不愿意去讀太多書,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群。 以孝道為例,比如‘父母在不遠游’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兩句基本上貫穿了近代孝道的血淚史。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是孔子的原文,意思差不多就是,父母建在最好不要出遠門,因為一家人最好還是整整齊齊才能享受天倫之樂。 但是如果你有必須遠游的原因,一定要和父母說明,自己去做什么,為什么做,什時候回來,得到父母的支持與理解,不讓他們過度擔心,也不能不告而別。 孔子認為這才一個子女應盡的義務。 但是有些人為了達到讓家長控制子女的目的,就只宣傳前半段,對后半段絕口不提。 只要上過學的都應該知道,閱讀理解的前提,是要建立在聯系上下文的基礎上。 一個只有上文沒有下文的名言,怎么解讀都是不成立的曲解。” 聽王世風這么一說。 瞬間就感覺整句話的道理通順圓融了不少。 蔣宵凡突然恍然大悟。 怪不得以前聽這句話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別扭,但是又說不上來。 今天才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