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原來這句話只有聯系上下文,才是一個正常客觀的道理。 只有上文,那就是主觀綁架啊! “風哥,那無后為大呢?我老爸經常用這句話威脅我,讓我去相親!” 蔣宵凡眼中突然閃爍起異色。 王世風微微挑眉“你不還沒畢業呢嗎?怎么我大哥就著急抱孫子了?” “我爸總說,他像我這個年紀,我姐都會走路了,可是時代不一樣啊,我又不是不準備結婚,只是不想太早結婚,而且我還是個孩子呢,怎么可能會養孩子啊。 而且我姐更過分,她什么事情都和我爸唱反調,偏偏在這件事情上兩個人賊默契的壓迫我, 我知道,她就是自己不想生孩子,所以才折磨我的。”蔣宵凡苦惱道。 恐怕,他們不只是在這件事情上壓迫你吧。 王世風越發的同情蔣宵凡了。 “成家立業,蔣總和我大哥也是為了你好。”王世風沉吟了片刻,中肯的說道“我可以告訴你這句話如何反駁的論點,但是你不能說是我教的。” 蔣宵凡舉起手“我發誓,絕對不會出賣風哥。” “我信你。”王世風點點頭,清了清喉嚨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才是《孟子·離婁上》的原文,這句話所有人只抓住這個‘無后’大做文章,認為沒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 然后截斷這句話作為逼迫孩子結婚生子的理由。 但實際上,這句話確實和生孩子有關系,但并不是父母擔心舜不生孩子,反而是舜的父母,反對舜生孩子。 因為舜的父親是個家暴男,而且偏心,喜歡舜的兩個哥哥,不喜歡舜,經常打舜,還把他當成奴隸看待。 但是舜依舊保持著自身的孝道,盡心盡力的侍奉父親。 舜這種孝順的品德得到了當時聯盟部落族長堯的欣賞,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 但是得知這個消息,舜的父親不愿意了,他希望自己的兩個大兒子能夠娶得族長的女兒,于是想要設計殺死舜,搶奪他的家產和未婚妻。 但是舜機敏,成功逃脫,因為知道自己的婚姻不會被父親接受,于是‘不告而娶’和堯的兩個女兒結了婚,迫于無奈下違背了當時需要父母之命才能結婚的規則。 但是結完婚吼,舜依舊沒有嫉恨父母兄弟,反而依舊像之前那樣孝順父親,尊敬兄弟。 舜的父親和兄弟被舜的這種君子品德所感動,向他認了錯。 舜這種行為可以說是以德報怨,但你要清楚,舜不是普通人,他生下來就是圣人,所以不能夠按照普通人的標準去看待效仿。 孟子這句話的核心是提倡孝道沒錯,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講述,作為子女盡孝的時候,也應該愛憎分明,在追求個人幸福的時候,不能愚孝。 不告而娶雖然違背孝道,但是在個人幸福面前是情有可原的。 這個故事里,也確實突出了‘子孫后代’的重要性,但那是建立在舜自身有繁衍后代的需求上,而不是被其他人的教條道德裹挾結婚生子。 如果有人用這個典故來指責你的孝順,你就可以用這個本義指著他鼻子大罵,你是不是暗諷我爹品行不端?” 蔣宵凡聽后眼睛更亮了。 學會了,等下就去找機會和老爹和老姐對線! “當然,《孟子·離婁下》還有一段,真正可以用闡述孝道的言論,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但是這里面的孝道依舊沒有單向道德綁架的意思,反而有理有據的列出孝順應該有的標準。”王世風緊接著又說了個例子。 但是蔣宵凡已經滿腦子都是和老爹對線的畫面了。 根本沒有聽進去。 他已經迫不及待,躍躍欲逝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