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主題升華了。 梁非凡用四兩撥千斤,將原本硝煙彌漫的戰場,變成了一座平和的課堂。 “受教了。”王世風恭恭敬敬的躬身作揖。 他清楚,梁非凡今天來不是打擂的,甚至可能還是要幫他站臺的。 即便不為這些,光是他剛才這番話,就屬于間接的幫助王世風敲定了跟腳。 以后即便是真的學術圈來找他麻煩,王世風也可以用今天梁非凡的認可來作為反駁。 也就是意味著,梁非凡在變相肯定王世風的所作所為。 梁非凡擺擺手,輕笑道“你小子也別裝乖巧聽話,我看得到你心中那團火,恨不得連著老頭子這把骨頭一起燒光,我也懂你想要走的路,但是別以為這全天下就你一個天賦異稟之人, 你剛才把白話與辭賦結合,確實別有玄妙,但是也只是用于粗淺科普而已,說是啟蒙體,應該不足為過吧。” 王世風嘴角一抽,訕笑著點點頭“萬事萬物都是由淺入深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死記硬背的填鴨法,晚輩還是比較排斥的, 而且老子所言‘不爭是爭,爭是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走上文學的道路,萬事不能強求,要允許世界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看不懂文言文,沒有文學常識,對文化不懂興趣之人,或許在其他方面更有天賦,但是他們不應該因此就被鄙夷或嫌棄吧, 反而你在文學或其他領域有建樹,也不必高人一頭吧。 我想要說的文化自信,則是兼容天下之信,而不拘泥一隅之地,大雅方為大俗,不做非黑即白的二極管,只要是適用的方法,都是有效方法嘛。” 王世風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即便面對梁非凡在氣勢上竟然也沒有絲毫落下風。 “好一個中庸之道,以萬變應萬變是吧,其道始于至粗,而極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計。 但是你這種人,注定是勞心之命,慧極不智,這是一條艱辛之路,不過你也不用感覺到孤獨,在你之前,我也看見過相似之人, 你的辦法和舉措還算溫和,我見過的那幾個怪物更加夸張,其中有人大放厥詞,‘漢字不滅,夏國必亡’的論點,還有一大批將文言文歸于糟粕的觀點,所以,你大可不必如此謹慎,你可以更大膽一些。”梁非凡朗聲笑道。 但是這些話在所有觀眾耳中卻如同炸雷一般響徹。 這...還有人提出過這種論點? 那妥妥的是個夏奸吧,連祖宗留下的瑰寶財富都忘記了。 頓時現場觀眾竊竊私語,彈幕更加愈演愈烈。 而王世風在聽到這些話以后,卻身子一僵,沉聲問道“老先生見過這些人?” “自然。”梁非凡點點頭。 “他們后來如何?”王世風按捺著發顫的聲音。 “自然是失敗了,不過也沒完全失敗,至少現在的簡體字和拼音的普及,有他們的功勞,我雖然不喜歡他們如此激進的觀點,但是我也尊重他們的想法, 只不過,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特殊的堅持,做一些取舍,不可能盡善盡美,一味復古肯定不對,但是一味改進也未必是良方,不過總歸,是要有人去做,小子能不能和老朽說說,你自信的道理?” 梁非凡說著,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王世風聞言沉默了半晌,幾個機器都對準他,屏幕后千萬觀眾也十分好奇。 正經起來的王老師,心中的道理和堅持是什么。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王世風聲音沉緩,卻字若千鈞。 雖然很多觀眾都聽不懂這句話里的典故,但是卻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堅毅執著,豪邁大氣。 現場觀眾還是有些文學素養的,知道這幾句的出處,瞬間熱血上頭,鼓起了掌。 最后從稀稀落落變成掌聲雷動。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梁非凡則目光閃爍的看著王世風,輕聲嘀咕道。 像是自言自語的感嘆,又像是刻意的提點。 “多謝前輩指點。”王世風心有所感,再次恭恭敬敬的躬身作揖。 “老朽可不是在指點你什么,只是不想好好的一場論道,變成鬧劇,你們這些長在和平時代的孩子,永遠不懂眼下你們所有的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不但有書讀,而且信息來源只需要在那些鐵殼子上就能快速瀏覽,不像我們那個時候,想要寫點兒什么東西,要翻的書比自己還高。 而且這么好的一個平臺,不應該成為名利斗爭的秀場,你們都是好苗子,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義務,有責任,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道路, 和平盛世之下隱藏的大爭之世遠遠沒有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會決定華夏五千年來走的這條路到底通往何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