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完,趙寧轉身離去。 他并不想與折可求多說,他也不會像利用張俊那樣利用折可求。 他之所以來,的確是因為折家曾經是大宋朝最知名的將門。 后世民間流傳的楊家將,只是演義而已,大宋朝曾經真正的將門之首是折家。 趙官家親自來說了這些話,也算是對折家過去的一種尊重,對還身兼要職的折彥質的一個交代,更是對現(xiàn)在全體大宋將士的一個交代。 可以說,為過去的將門畫上了一個完整的結尾。 等趙寧出去的時候,正在下大雪。 錢喻清搓了搓手,看見趙官家出來了,連忙跑過去:“官家。” “上馬車說。” 兩人上了馬車,天色將晚,街上并無多少行人。 “你的意思是,如果大理國愿意把茶葉都配合我們的策略,是能夠在欽州建一個大港,作為西南茶葉出海的出口,大大增加貿易?” “不知陛下可否聽說過大食人。” 大食人? 不就是阿拉伯人嗎? “朕略有耳聞。” “這些人活動在南海,甚至他們遠渡重洋,到泉州求貨,他們對天朝的茶葉格外熱情,如果大理國的茶葉能被朝廷調動起來,是可以短時間內增加大量的出口,臣核算過,至少可以再增加一百萬貫!” 錢喻清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兩浙、福建都在種茶,出現(xiàn)不少茶園,但是增量暫時還不夠,相反,大理國的茶葉數(shù)量充裕,從大理國到邕州,有成熟的商道,參與商業(yè)的商人自古就繁盛。” 趙寧點了點頭,錢喻清倒是給他提了個醒。 他派張邦昌去大理搞事情,其實就是為了茶葉。 茶葉在這個時代,就是牛逼! 不僅僅大宋朝的達官顯貴們喜歡,金國的達官顯貴也愛不釋手。 更別提草原的蒙兀人,以及青海一帶的羌人。 甚至那些吐蕃人。 最最重要的是,海外對茶葉需求也極大。 可以說,大理現(xiàn)在是塊寶地。 按照目前大宋的商業(yè)模式,大理的茶葉能被趙寧充分壓榨出來,國庫收入絕不僅僅只增加一百萬貫。 “你不是說室利佛逝對我們的阻礙很大嗎?”趙寧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