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堃望著萬丈碧波,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安。 他說道:“此去三佛齊有近萬里,若是孤軍深入,我軍無回旋余地。” “所以我們先去渤泥國。”李寶說道,“我大宋有諸多海商從廣州到麻逸,再從麻逸到渤泥,這一條航線是非常穩固的,在渤泥國站穩腳后,最后進攻三佛齊也不晚。” “但朝廷讓我們直接出兵三佛齊。” “朝廷又沒有給官方文書說什么時候必須到三佛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李寶拍了拍李堃的肩膀說道,“你不必擔心了,錢相公現在進入中樞做宰執,有他給咱們撐腰,咱們打敗三佛齊,比什么都重要,打不下來,說什么都沒用。” 蒲羅新說道:“李總管,據下官了解,渤泥國是三佛齊的臣屬國,三佛齊多次對渤泥國用兵,如果我們先到渤泥國,三佛齊很快會知道我們的行蹤。” “那又如何?” “知道我們的行蹤后,三佛齊人會提前籌備大軍,三佛齊有戰船一百艘,再加上伊斯塔赫利五十艘,一共一百五十艘,而我們只有三十艘。”蒲桑原皺起眉頭思忖起來,“單說數量上,我們是比不過的,雖然我們的船比他們大,卻也只能智取,不可輕舉妄動了。” “這你就不必擔心了。”李寶神秘地說道,“等到了渤泥國再說。” 眾人商議完,眼看天空烏云密布,李堃說道:“暴風雨要來了收帆,進入船艙。” 眾人迅速將甲板上的物什收拾了一番,便進入船帆內。 海船制造技術,到了宋朝已經非常先進。 一是宋朝本身很重視海貿。 這朝代與開國君主的風格有很大的關系。 例如唐朝實際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心胸廣闊,做事大度,這才奠定了盛唐的海納百川。 趙匡胤開國的時候,就極其重視商業,重點強調要規范海貿,所以趙宋海貿十分發達。 海貿發達,自然對造船技術有了大量的積累,產生突破。 二是宋朝科技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提升,給造船奠定了基礎。 三是阿拉伯人在這個時候,已經展開了東西方的海貿,大宋吸納了阿拉伯人造船的優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