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是,從熊沒了之后,按說羅剎國應該是更符合西方價值觀的體制,甚至開放到連西方的媒體,都可以堂而皇之,肆無忌憚的自由進出羅剎國,進行任意的采訪和報道。
這樣的羅剎國,是不是應該更受西方那些國家的歡迎呢?
可實際上呢,自從熊沒了之后,不管是羅剎國,還是其他的小熊們,卻是再也沒有獲得過這一獎項。
這是為什么呢?還能是為什么,擦過鼻涕的衛生紙,用處已經用完了,你不丟了,難道還要留著當傳家寶嗎?
就像瀛洲的顏元叔先生說的那樣:“當西方人為你豎起大拇指,說你是一個有良心的人,說你是一個可以獨立思考、有獨立思想的人,說你是唯一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說你是一個敢于揭露真相的人,那么,你一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
這話說的好像一點毛病都沒有,就像是被無數人推崇的,大師輩出的民國時期吧。
再早一點,在清朝的時候,花家就已經可以自己造槍造炮,甚至還可以自己制造萬噸巨輪,為什么到了大師輩出的民國時期,卻是連個車轱轆都造不出來了呢?
當年清朝搞的那些洋務運動,確實也是做出了一些成果的,可惜全被民國的那群蛀蟲給敗光了。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時候當家的都是一些,“精神上受漂亮國”支配的買辦嘛,他們那造不如買的買辦思想,才是致使花家工業退步的真正原因。
將花家工業退步的原因,全部推到戰爭的頭上,那是他們在為自己開脫的托詞!
西方,尤其是漂亮國,如此大成本的投入在花家的“教育事業”上,不會有人真的以為他們是在行善積德、做好事吧?
他們這么做的目的、牠們“為花家的教育事業操碎了心”,并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控制“花家的大腦”,這樣才能為牠們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而且,他們在花家教育事業上投入的這些錢,其實也都是從花家民眾身上,榨出來的“民脂民膏”,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