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由于大明每年絲綢、茶葉、瓷器的產出量較為固定,因此,逐漸變得供不應求,其價格也水漲船高。 就拿絲綢來舉例,去年的時候,一匹上好的絲綢,能夠在西洋諸國賣到十兩銀子以上,而今年,一匹上好的絲綢,則至少能夠賣十八兩銀子! 相對應的,作為生產絲綢所必需的原料,生絲的價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 往年的時候一斤生絲,頂多值一兩銀子,而今年生絲的價格,卻已經快漲到三兩銀子了! 只要有了足夠的生絲,便能夠大量產出絲綢,哪怕是以三兩銀子的價格來收購生絲,待刨除成本以后,都有好幾倍的利潤! 更別提,徐階等人打算低價從百姓的手中收購生絲,這其中的利潤,至少是十幾二十倍! 隨后,只見鄢懋卿將目光從遠處的景色收回,轉過身來,看向一旁的下屬,緊跟著詢問道:“按照現在的速度,還有多久才能夠到達浙江?” 那名下屬見鄢懋卿問話,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低下頭,恭敬稟報道:“稟大人,根據船上那些水手們的說法,再過三天就能夠到達浙江了!” 鄢懋卿在從下屬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后,也是倍感興奮,只見其低下頭,呢喃自語道:“還有三天就能夠到浙江了,諸位,對不住了!” …… 另一邊,浙江,浙直總督府。 距離朝廷下發公文,將杭州知府馬寧遠緝拿歸案,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 而在這段時間里,趙貞吉一刻也沒有放松,對織造局的監視,他甚至還讓總督府的人,也一同加入了其中。 今天,他得到消息,說是朝廷派下來查案的官員,兩天后就將到達浙江。 因此,他特意將鄭泌昌、何茂才召集至總督府,用以商量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總督府議事大廳內,只見趙貞吉坐于上首,分別將目光從一旁的鄭泌昌、何茂才的身上掃視而過。 隨后,只見趙貞吉輕咳兩聲,不緊不慢地開口道:“不久前,本官得到消息,說是朝廷派下來查案的官員,將在兩天后抵達浙江,你們有什么看法嗎?” 趙貞吉說完,便不再言語,靜靜等待著鄭、何二人的回應。 在這之后,只見鄭泌昌從座椅上起身,看向趙貞吉所在的方向,出言勸慰道:“巡撫大人,請恕下官直言,您不必太過擔憂,咱們到時候只需要協助他們,查明案件的真相就行!”” 鄭泌昌的話音剛落,一旁的何茂才也緊跟著幫腔道:“是啊,巡撫大人,您不必太過擔憂,肯定不會出什么大事的!” 趙貞吉聞言,臉上適時浮現出了然之色,他自然知道,被朝廷派來浙江查案的鄢懋卿,是內閣首輔嚴嵩的人,跟眼前的鄭泌昌、何茂才是一伙的。 有了鄢懋卿的幫助,到時候馬寧遠所犯下的諸多罪行,將按照官場上的慣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就這么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但盡管如此,趙貞吉的心里還是不免有些擔憂,他總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 “或許是本官想多了吧!” 隨后,只見趙貞吉將內心紛亂的想法盡皆壓下,看向何茂才所在的方向,話鋒一轉,繼續詢問道。 “對了,最近一段時間,織造局那邊,可有什么動靜?” 何茂才聽聞趙貞吉此話,當即從座椅上起身,向其拱了拱手,不假思索地應聲道:“稟巡撫大人,最近一段時間,織造局那邊一切正常,無任何形跡可疑的人員出沒!” 趙貞吉聞言,不由得眉頭緊皺,臉上閃過一絲憂慮之色,低下頭,自顧自地說道:“不應該啊,眼下正是產出生絲的時候,為何那些商賈沒有一點動靜?” 趙貞吉并未隱瞞自己心中所想,只見其回過神來,分別看向鄭泌昌、何茂才,所在的方向,沉聲道:“本官總感覺事情另有蹊蹺,要知道,眼下,正是產出生絲的時候!” 一旁的鄭泌昌趙貞吉話中的意味,只見其俯下身體,恭敬道:“巡撫大人的意思是,織造局以及那些商賈,很有可能在暗中謀劃著什么?” 趙貞吉聞言,點了點頭,出言應聲道:“嗯,沒錯,本官正是擔心這一點!” 在這之后,只見趙貞吉將目光收回,沉聲吩咐道:“從現在開始,加大力度,給本官片刻不停地盯緊織造局那邊,有任何動靜,立刻匯報!” “另外,官府那邊也要多加留意,看看最近有沒有形跡可疑的人出沒!” 趙貞吉的話音剛落,一旁的鄭泌昌、何茂才兩人便異口同聲地應和道:“遵命,巡撫大人!” 眼見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只見趙貞吉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行了,暫時先這樣吧,你們可以離開了!” “是,巡撫大人,下官這就告退!” 在這之后,鄭泌昌、何茂才二人,沒有絲毫停留,在向趙貞吉躬身行禮后,便轉身離開了總督府議事大廳。 待走出總督府后,只見何茂才停住腳步,轉過身來,出言抱怨道:“老鄭啊,我覺得巡撫大人有點小題大做了,咱們都監視織造局這么久了,還是沒有任何收獲,弟兄們可都叫苦不迭啊!” 鄭泌昌聽聞此話,搖了搖頭,緊跟著開口道:“巡撫大人說得有道理,眼下正是產出生絲的時候,而那些商賈卻沒有任何動靜,因此,肯定是在謀劃些什么!” 鄭泌昌在說到這里的時候,頓了頓,又繼續道:“穩妥起見,咱們還是按照巡撫大人的吩咐來辦吧!”(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