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楊若晴的邀請,楊華忠手里的動作也緩慢了幾分,臉上露出幾分認真思考的神色來。
“講真的,論起理兒來,我作為長坪村的里正,是該親自去一趟湖光縣,跟左家人當面道謝!”
正月里大水進村,天寒地凍,若不是左君墨打發兒子左錦陵帶著十來條船過來救援,楊華忠都不敢想象該如何開展救援了。
左家的恩情大??!
“只是,這已經農忙了,家里,村子里,一堆的事情等著我去處理?!?br>
“短暫的離開個一兩天倒無妨,離開個五六天,恐怕就不行。”
對于楊華忠說的那些顧慮,楊若晴他們也表示理解。
千萬別小看這村子,村里人雖然往上推兩輩,大家都是親戚,甚至五服內的兄弟姐妹。
雖然平時有啥事兒喊一嗓子,大伙兒都能幫忙,這一點體現出了莊戶人的質樸。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即使是牙齒和舌頭都有不對付的時候,何況這一家一戶呢?
打個最常見的例子吧,就拿每年農忙時候,大家伙兒對耕牛,水渠這些生產工具和生產物資的分配,就能引出很多的紛爭來。
村里往往都是好幾戶人家共用一頭牛,農忙時候牛的調度問題經常吵架。
還有水渠,尤其趕上干旱,很多人是夜里都不睡覺,扛把鋤頭就守著自己的田地,生怕水源被人給截胡了。
所以經常為了這些事情吵起來,話趕話,最后就動手。
但凡動手,都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趕上身邊有人拱火,得,各自回去搬救兵,兄弟姐妹,娘家人,全給叫過來,兩邊陣營開干。
有時候有些親戚朋友是屬于他們雙方共同的,于是夾在這場銷煙中就很尷尬了。
所以針對類似情況,就必須要有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出來鎮場子,打圓場。
而楊華忠,以及幾位村佬,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每年農忙,都必須為村民們保駕護航,根本不能離開村子太久。
離開太久,村里怕是要亂套。
“岳父考慮的也周全,確實不好離開太久?!瘪橈L棠出了聲,“岳父,左大哥那邊我們自會幫你解釋,你不必有心里負擔?!?br>
楊華忠露出欣慰的眼神,“好,那就只能這樣了,等到年下臘月,到時候我抽個空,親自去一趟湖光縣給左老夫人送年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