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初見倒抽一口涼氣。 七祿接著又給出更加爆炸性的檢索信息。 【七祿】:根據史料記載,這支發簪在制成之后,就被陸大師進貢給了當時的素氏大祭司。 【七祿】:素氏大祭司把它當聘禮,送給了自己將要迎娶的未婚妻。 【七祿】:這之后的五千年里,這支發簪一直在素氏大祭司家族流傳,本來都是給兒媳的專用聘禮。 【七祿】:但是在三十九年前,這支發簪,被現任大祭司素宴行送給了自己的雙生妹妹素雙羅當做及笄禮。 【七祿】:十九年前,素雙羅又把這支發簪當做賀禮,送給了剛出生的影無心。 【七祿】:而影無心,是影氏家族族長的親生女兒,大祭司素宴行的妻子影沉璧的親侄女。 【七祿】:素雙羅之所以把這么珍貴的發簪送給剛剛出生的影無心,是因為影無心的姑姑是影沉壁,她既是素雙羅的嫂子,也是她最好的閨蜜。 【七祿】:而且,根據七祿推測,應該也有一點定娃娃親的意思。 【七祿】:然后在十九年前影氏被滅門之案中,隨著影無心父母的慘死,這支發簪也不翼而飛。 夏初見看得心驚肉跳。 她急忙詢問:“七祿,這些消息你是從哪里查到的?!我不認為這些消息會出現在星網的公開檢索中!” 以夏初見這么多年玩星網的經驗看來,這些屬于帝國頂級貴族內部的家族秘幸,不是普通的星網可以檢索到的。 但七祿的童音很認真地說:“……主人,這些資料,確實是七祿在星網上搜索到的?!? “除了娃娃親這一點,是七祿自己的推測?!? 夏初見沉默半晌,說:“……以后看小網文,不要加載到你的數據庫里,更不要作為你的推理依據?!? 七祿“哦”了一聲,很快把它搜索到的資料源頭,展現在夏初見的目鏡顯示屏上。 【七祿】:這是七祿在星網上檢索到一些碎片信息。 【七祿】:從數據分析來看,這些信息,來自同一個人,七年來不間斷地在網上發帖,企圖找到一點點跟影氏滅門案相關的線索。 【七祿】:這個人很小心,很謹慎,每一次都使用不同的網絡地址登陸。 【七祿】:但是,從這人發言的用詞頻率和語氣風格分析,七祿認為,這是同一個人。 夏初見聚精會神看著七祿給出了線索。 果然,這些信息,都是七祿在星網上搜出來的。 看起來每一次發帖的人,都用了不同的賬戶和網絡地址,而且每一次發的帖子也很簡短,從來沒有一次引起過巨大轟動。 所以也沒有上過熱搜。 但是從那些帖子的風格來看,夏初見也同意七祿的推論,那就是,這些分散在七年里的帖子,確實是一個人發的。 因為用詞風格是一致的。 夏初見一條條看過去。 第一年。 “有人知道九年前的影氏滅門案嗎?想聽……” 這一條無人問津。 第二年。 “我聽說十年前的影氏滅門案,特別殘忍,全家都死了,包括馬房的馬夫……最后只有一個小嬰孩存活。這怎么可能呢?我不信?!? 這一條無人回復。 第三年。 “有沒有人見過這樣一支發簪?” 然后是一張圖片,和今天這位他們要保護的那位貴婦戴的玉簪,簡直是一模一樣! 而且那鳳鳥雕刻的惟妙惟肖,特別是兩只眼睛的地方。 正好那塊翡翠在這個地方有兩個天然的黑點。 本來應該是瑕疵,但是雕成鳳鳥的兩只眼睛之后,簡直成了點睛之筆。 仿佛這塊玉,天生就是為了雕刻出這只鳳鳥。 還是無人應答。 到了第四年,沒有提問題的帖子,但是這一次,有人回復上面那個問話的帖子。 可七祿和夏初見都認為這個回復,其實是發帖人用另外一個賬號,在自問自答。 回復的內容比較長。 “咦?這支發簪好漂亮!” “我知道我知道!” “我看見過這支發簪的照片!” “我查過資料,這支發簪,出自五千年前著名的玉雕大師陸大師之手?!? “他是第一個在玉雕上留名的大師!” “號稱‘玉色不美不治,玉質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所出之物,無一不是精品!” “后來,他把雕刻出來的這支鳳鳥發簪,獻給了當時的大祭司。” “從此五千年以來,這支發簪一直在大祭司家族內,當成是聘禮,送給下一代的大祭司夫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