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都是地里刨食吃的農(nóng)民,但村里大多數(shù)人都善良淳樸,想的也簡單,心態(tài)也好。 他們不像林家小閨女一樣天賦異稟,更沒她精力旺盛,也不如人家能折騰。 那他們就別異想天開唄,跟著林家小閨女好好種樹,好好干活兒就行。 在家門口就有錢掙,還能長期穩(wěn)定,這日子總會好過起來。 以前的易水村實在是太窮了,村里人連飯都吃不飽,春夏秋天還好說,到了冬天除了忍受饑餓之外,還要忍受刺骨的寒冷,想穿件帶棉花的衣服御寒? 想都別想。 家家戶戶上有老下有小,而且一家還有不少孩子,哪兒又那么多棉花跟布料? 別的村里,不管平時過得有多拮據(jù),過年的時候肯定會給孩子們置辦一身新衣服,這新衣服一穿便是兩年三年,等大的孩子實在穿不了了,才會給小的穿,小的穿個兩三年,再給更小的穿。 一件棉衣跟寶貝似的,即便破破爛爛了,只要沒有全爛了,縫縫補(bǔ)補(bǔ)又三年,會一直穿下去。 不過這種情況只限于別的村。 易水村根本不可能有棉衣,一年四季,無論大人跟孩子,身上就只有那一身衣服,單薄破舊的衣料別說御寒,風(fēng)稍微大一點(diǎn),就能透過衣服往身體里灌。 所以,一到冬天,易水村里的老人小孩們很少出屋門,也很少下炕,白天晚上的窩在被子里,當(dāng)然了不干活兒,這飯也是能省就省,跟進(jìn)入冬眠的動物一樣。 這段時間的易水村,家家戶戶都安靜,整個村里跟沒人似的,連平日里互看不順眼逞兇都狠的人都會在這時候偃旗息鼓。 都快被凍死了,誰還有心情干那些不著邊的事兒。 都紛紛祈禱希望冬天能少下點(diǎn)兒雪,也希望冬天能快一點(diǎn)過去。 這份寒冷不是每個人都能挨得住。 年紀(jì)大的身子骨弱的,有時候熬不過也就跟著冬天一塊兒去了。 不忍心又怎樣,難受又怎樣? 窮且無能為力,除了眼睜睜地看著,半點(diǎn)兒有用的都做不了。 易水村的村民們懼怕冬天,因為窮沒有錢買衣服御寒,身體上受罪,精神上還要承受親人離去的痛苦。 最讓他們恐懼的是,對于這種情況他們什么都改變不了。 看不到希望,沒有指望的日子最痛苦。 都是湊合活著罷了。 他們也不知道為了什么而活,為了下一代能通過讀書過上好日子? 呵呵……家徒四壁,連活著都異常艱難,更別提讓子女們上學(xué)了。 所以,現(xiàn)在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算好日子了,起碼比以前好太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