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政令如今對他們有好處,和之前沒多少區別,畢竟如今文字壟斷,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識字的機會,就算要考核,最終能夠通過考核入仕的也必然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可看事情不能只看著眼前,要從長遠來看。 這條政令動搖了世家的根本。 因為只要有人能夠抓住機會,即使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機會跨越階層,入朝為官,而在從前,那些官員幾乎全部都出自世家,即使不是世家門閥子弟,也是他們的學生。 直接壟斷了這個階層。 可現在不一樣了。 還有一點,誰家還沒幾個紈绔子弟?從前這些人即使沒什么本事,也能夠憑借家里選官,舒舒服服過一輩子,可現在卻沒這樣的機會了。 這條政令一下,普通階級就開始爭奪原本屬于他們的利益了,日后世家的優勢也會慢慢減弱,不再那么至高無上,不可替代。 看清了這一點的人自然會鬧。 可聞人奚是他們鬧一鬧就妥協的人嗎? 顯然不是。 她的手段強硬得很。 隋煬帝推行科舉,后期又開鑿了大運河,可他的結局呢? 民心盡失,世家門閥孤立,最終慘死。 聞人奚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民心。 從前做的準備如今都派上了用場。 民心在她,她手中又有大軍,天下剛定,她手中大軍的兵刃還沒收起來,誰敢這時候跳出來? 對于朝臣的反對,聞人奚完全不覺得意外。 同樣站在議政殿中上朝的聞人或有些擔憂,不過隨后他就放下了心中的擔心。 他不信聞人奚沒有想到如今的場面。 而且說實話,這一條政令不管是對當權者來說還是對普通百姓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對于優越慣了的世家來說……那就真的不是什么好事了,也難過那些人著急了。 看著那些人著急的模樣,聞人或臉上慢慢帶上了笑容。 從前你們為難我,如今可好? 若是當初沒有逼阿姐去和親,如今又怎么會變成如此的場面?要他說,這都是報應。 嫌棄從前的他還有阿姐太弱,專門欺負他們? 如今這結果,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皇上,如此不符合祖宗禮法,從前從未有過,自古以來便是舉孝廉。” “何大人此言差矣,自古以來?自古以來是多久之前?我等觀史,難道不是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況且……新朝剛立,哪兒來的祖宗立法?何大人,莫不是還惦記著前朝?”聞人奚還沒有說話,余有方就站了出來,恭敬行了一個禮后,直接就懟了回去。 何大人:“……” 又不是不知道皇上是前朝的公主,裝什么啊!說前朝是祖宗,也不為過吧?可是這話,他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 然而要是讓他這么認下來,他心中也不甘心。 “再者,如今讀書寫字的人不多,大多是世家子弟,如此讓所有人一起考核,原先你們就占據了極大的優勢,還有什么不滿的?難不成,還想包圓不成?吃獨食,吃相就過于難看了些。” “還是說,何大人心中明白,自家的孩子是個廢物,若是考核選官,他必然考不上,只能一輩子當個普通人?” 何大人:“……” 這話讓他怎么接? 說他兒子太廢了,原先準備直接找關系給他選官,讓他安安穩穩過日子,能夠一輩子生活無憂? 這話他怎么可能說得出來?無端讓人恥笑。 在余有方口中,幾乎沒幾個人識字,凡是識字的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將他們和普通人放到一起考核,原就是對那些普通的,背后沒有勢力的人不公。 都已經這么不公平了,還跳出來嚷嚷,不是貪婪是什么? 這可真是不要臉了。 “皇上,從前并沒有此例,一直都更加注重品性,此時這般,可是不妥當?” “楊愛卿說的注重品性,指的是你們曾經為歲朝鞠躬盡瘁的模樣嗎?” 大臣們:“……” 這話有點毒啊,誰不知道當時是什么情況? 因此楊大人這話原本就沒什么禮。 當官要為百姓做主,自然要注重品性,可那也要看,沒有人護著掩護,從前歲朝的那些人有什么品性嗎? 還不是逼著君主,妄想取而代之,這就是他們口中的注重品性選出來的官。 說到底,品性什么的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此事朕已經決定好,到時候就交給楊愛卿負責了,若是中間出了什么紕漏……朕相信,楊愛卿自然經驗豐富得很。” “皇上,不可啊……” “皇上,這于理不合啊……” “皇上……” 然而,無論這群大臣怎么阻止反對,這件事都這么定下來了。 朝廷開科舉,但凡識字的人都可前往各大主城報名,若是考核通過了,必然可以當官。 因為聞人奚的強硬,即使有人想要陽奉陰違,也無法。 因為他還不想死。 他不想干,自然有想干的人,就是聞人奚自己帶過來的人也不少,如今這些人都分布在各個地方,幫著人做事。 倒是有人想要私下里做些什么,又或者讓人鬧事,通過煽動輿論讓聞人奚改變注意。 最終這當然失敗了。 因著擔心情況,很多人回到家中都將家族中的子弟全部喊了過來,將聞人奚下達的政令與家中孩子說了,并且開始勒令家族中子弟開始好好努力,為將來的考核選官做準備。 如今這位陛下,可沒多少人敢招惹。 這是聰明人的做法,原先他們確實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就應該利用這樣的優勢光明正大地站在聞人奚面前。 他們相信,即使聞人奚心中還有芥蒂,看著自己考核上來的人才,她也不會做些什么碼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