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甚至還會優待這樣憑借自己的能力站到她面前的人。 那時候,就沒有所謂的世家子農家子商人子的區分了,因為在聞人奚眼中,那都是人才。 有聰明人的做法,自然也就有膽大妄為的蠢貨。 從前習慣了那些便利,如今要考核才能選官,有一些人也沒有當回事。 到時候,讓人給給便利就好。 就如同從前的舉孝廉推薦,他們這樣的人家,自然不缺人舉薦。 如此,這所謂的科舉考核,自然也可以如此做。 這樣的蠢貨從來不缺,主要他們從前享受著優待太久了,天生就把自己放置到普通人之上,覺得他們這樣的人家自然不需要遵循所謂的規則。 但聞人奚就等著他們動呢。 他們若是不動,聞人奚反而會苦惱一些。 他們動了,自然就成了殺雞儆猴的雞。 如今這條改革政令剛下,必然會有很多不甘心利益被分割的人想要從中作梗,即使聞人奚說了事情的嚴重性,也依舊有人不當一回事,鋌而走險。 這可不是聞人奚想要看到的。 如此一來,和從前一樣,殺幾只雞,其他猴子自然就老實了下來,也能方便政令推行。 總之,如今新朝皇帝的身份真的很好用。 更何況,聞人奚還有自己的基礎在,并不怕這群人真的會鬧起來。 真要鬧起來,不過是黃泉路上多幾個人陪伴而已。 不是聞人奚殺心重,而是改革變法,從來都伴隨著鮮血。 她提前安排了,而且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不想看到好好的政策被這群人給破壞掉。 朝廷即將考核選官的消息很快就散布到了整個瑞朝,有人狂喜,有人將信將疑,還有人掀了桌子。 可更多的人對此還是高興。 即使他們如今不識字,孩子也從來沒有上過學,但不妨礙他們幻想以后的子孫后代哪天能夠當官啊! 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雖然政令已經下達了,但是想要真正完成這首次的科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可不像是在千年后,有什么事情很快就可以做到,光是政令傳播到整個瑞朝就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暫時朝堂上還需要那些人。 因為這件事,整個朝堂這些日子都有些安靜萎靡。 他們其實有些不明白,曾經的聞人家也是世家之一,后來僥幸撿到了皇位撿到了天下,他們天生就屬于世家的人,為何聞人奚要做出這般可能會動搖世家門閥根基的事情來? 原因很簡單,身份不同了。 為人君和為人臣子,那可是不一樣的。 這件事轟轟烈烈地干了起來,整個瑞朝都震動了,不但他們震動了,隔壁鄰國在參加聞人奚的登基大典回去后就一直頗為關注這邊,這件事自然很快就傳到了鄰國新帝耳中。 他一下子就明白這件事的好處。 可同樣的,他也明白這件事的風險所在。 對帝王來說,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太大了,分散了世家門閥的勢力,將更多的人拉到自己這邊來,日后慢慢地也會失去世家的掣肘。 但是風險…… 如今的天下,盡管世家只占人口極少的一部分,可這極少的一部分卻掌控著大半的資源與話語權,若是動搖了他們的根基與家族未來,他們極有可能會反叛。 甚至很可能會將皇帝拉下馬。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鄰國新帝很期待瑞朝再次亂起來,到時候就是他們的機會。 從前會答應公主和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借口而已——找一個插手歲朝的借口。 可惜他們錯過了最好的機會,那時候都在爭奪皇位,哪里有那個功夫去管鄰國,先解決內部問題才能對外擴張。 等到新帝登基,一切慢慢安穩下來,聞人奚都快要打到當時歲朝的京城。 鄰國新帝自然不會明白,原本奪嫡之爭很快就要完結了,但為了方便行事,聞人奚派人插了一手。 “繼續關注如今的瑞朝,朕要看看,她下一步要怎么應付那些世家的難纏。” “是!” 如果聞人羲成功了,那是不是能說明,這件事很容易操作?從聞人奚身上學習經驗,先讓聞人奚試探試探水深不深,如果成功了,那么之后他也可以嘗試一下。 從前聞人或被朝堂中的世家門閥限制,鄰國新帝又何嘗不是這般? 除了存著讓聞人奚先探路的心思,鄰國皇帝其實也期待過瑞朝鬧起來。 鬧起來,才能給他們機會。 他如今不過三十多,正是身強力壯,野心勃勃的時候,如果瑞朝亂了,那么他絕對會趁機出兵。 可惜,要讓他失望了。 那邊并沒有鬧起來,不但沒有,還有無數人準備參與那什么考核,想要從此步入仕途。 當然,如今瑞朝正在籌備科舉,聞人奚主要注意力也都在這邊,并不代表除了這件事就沒有其他事情了。 有人上奏選秀。 聞人奚一直單身,并沒有成親,也沒有定親,但是她如今已經快要三十了。 在這個十幾歲就能當娘,三十多歲就可以當外婆當奶奶的年代,聞人奚現在真的算是老姑娘中的老姑娘了。 從前有人通過選秀將家中女兒送進宮去,妄想走裙帶關系,如今自然也可以。 只不過從前選的是秀女,如今選擇的卻是秀男。 總之,大臣們覺得聞人奚該立皇夫了。 “皇上,儲君乃是國本,如今后宮空虛,還請盡快選秀充實后宮為妙。” “此事稍后再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