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文明坐了一夜的列車,第二天天亮時,列車已經穿行在秦嶺中了。 秦嶺是中國南北地區的分水嶺,氣候濕潤,雨水多,植被極為茂盛。 劉文明不知道這個地方是秦嶺,只見群山連綿,滿目蒼翠,心里就特別的喜歡。 風景再好,也不能當飯吃。這時候,劉文明感到餓了,才想起買完車票后,他身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 劉文明為此憂愁了起來。成都是個大城市,到了那里后,如何生活?劉文明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劉文明決定離家出走時,考慮的都是大的方面,只想著到成都后,找一家酒廠干,掙錢,根本不沒考慮他路上的花銷,也沒考慮到成都后的花銷;現在,肚子餓了,才想到自己并未帶多少錢。對劉文明來講,真實情況是,想多帶錢也沒有。 劉文明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劉文明開始考慮,要是下了車后找不到需要人的酒廠,生活就已經沒有保證了,到那時候該如何辦? 開弓沒有回頭箭,都已經走到半路了,現在后悔也沒有用了。劉文明心想,下車后如何辦等下車后再說,這會兒先吃個米飯,把肚子吃飽了再說,我不信到成都后能把我劉文明給餓死了?于是,劉文明在列車員推著餐車過來賣飯時,要了一碗米飯,花了五元錢。 或許餓了的緣故,劉文明感到餐車上買的米飯特別香。然而,米飯是香,但劉文明心里,一直在心疼花掉的五塊錢,每吃一口,劉文明都在心里想,就這一口,幾毛錢沒了。 列車在秦嶺中穿行了大半日,進入到了四川境內。鐵道兩邊,風光秀美。尤其是種在鐵道兩邊的橡皮樹,讓劉文明感到驚奇。 在沿山,這種在鐵道兩邊的橡皮樹,只有條件好的人家種在屋里,被當做花來欣賞;然而,在人家四川,竟然長在野外,可見自然條件之好。 劉文明發現這個情況后,大為驚喜。 劉文明心想,我們種在屋里當花來看的橡皮樹,在這里成了普通樹種;由此可見,這里的自然條件比沿山不知好哪里去了,等我到了成都后,可以掙錢的路子,自然也比在沿山要多得多。 如此一想,劉文明的心里又歡喜了起來。 劉文明就是在這種憂愁與歡喜交替出現的心情中,來到成都的。 經過將近兩天一夜的行駛,列車進入到了成都市區。 鐵道兩邊均是高樓大廈,一派繁華景象,這讓劉文明大開眼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