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剪彩-《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并非只是為了培養幾個能制造、駕駛輪船的人,而要廣為傳播技術,使中國才藝日進,制造、駕駛之術展轉授受,傳習無窮也。
“學堂的章程,我已經看過了。學生們的待遇,可謂優渥矣。只要能夠通過每月的月考,就能享受免費的教學、醫療、食宿,還有一元法幣的津貼。
“軍政府給予大家如此優渥的待遇,無非是期望大家成長成才,掌握造船技術,使中國掌握造船、技術之術,使中國人皆能揚眉吐氣。
“因此,希望大家珍惜機會,刻苦學習,遵守學堂紀律,努力掌握船政技術。希望大家腳踏實地,知行合一,不僅從課堂上學,還要到造船廠學,到艦艇上學……”
聽楊烜作此慷慨激昂的演說,張銓心里百感交集。
當今世界,得海權者得天下。而欲得海權,前提是掌握先進的造船和駕船技術。船政學堂是軍政府發展船政技術的搖籃,地位不可謂不重要。
可自己一介書生,于造船技術一無所知,如何當船政學堂這個家?況且,自己志在學習法律,與船政并無興趣,何必要當這個官?
張銓抱定了主意,要瞅準機會向楊烜進言,盡量辭去這個差使。
剪彩過后,楊烜召集校董會成員座談,一來聽取校董們的意見建議,二來研究學堂章程。
這本是一項象征性的工作,以示越王對船政學堂的重視,實際意義并不大。
第一屆校董會,共有七名成員:
校長張銓舉人出身,原在暨南大學堂學習法律;
總教習是英國造船專家費德羅,在黃埔造船廠兼任總工程師;
兩名士紳代表,在船政學堂中出力甚大,報效了大量資金;
兩名教師代表,一個教造船技術,一個教駕船技術;
一名監督,原是海軍退役軍官,因傷退役,負責指導、督促學校加強課程教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宜良县|
黄冈市|
从江县|
金溪县|
本溪|
始兴县|
张家川|
仙居县|
金堂县|
维西|
五大连池市|
威信县|
乌拉特前旗|
桂林市|
车致|
曲沃县|
建瓯市|
响水县|
溧阳市|
寿宁县|
玉山县|
杨浦区|
同江市|
镇江市|
阜宁县|
斗六市|
宜兰县|
麟游县|
阿城市|
黄陵县|
巫山县|
偃师市|
长岭县|
河北省|
彭水|
资中县|
闽清县|
东城区|
开远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