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東王遣使-《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此時,西征前線由國宗韋俊主持大局。韋俊又名韋志俊,是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昌輝原名韋志正,又稱韋正,加入拜上帝會后,改名為韋昌輝。
韋俊也正想到越國采購軍火,便派兄弟韋志先率領兩千精兵,帶上四十多萬兩白銀,護送李壽春前往廣州。
他們從武昌乘船沿江東下,在江西湖口轉入鄱陽湖,又在鄱陽湖西岸吳城鎮轉入贛江,然后溯流而上,直至江西西南角的南安府。
這一路行程上千里,遭遇數股清軍,備嘗艱辛。所幸太平軍尚算精利,清軍頹弱已極,李壽春、韋志先等人有驚無險地到達了南安府。
再往南走,就是五嶺中的大瘐嶺。大瘐嶺是粵北門戶,也是一處天險,革命軍在此駐有守軍,屬于廣東守備師。
太平軍的戰船進入贛江支流章水,水淺難以行船,只得棄船上岸。韋志先要購買軍火,僅白銀就攜帶了四十多萬兩白銀,搬運起來十分不便。
所幸大瘐嶺是江西通往廣東的主要通道。在上海開埠之前,大瘐嶺是華夏南北貨運的水陸轉運通道,商旅極為頻繁。革命軍入主廣州后,江西的商人亦頻繁前往廣東采購貨物。
所以,大瘐嶺內外,常年都有許多搬運貨物的腳夫。太平軍雇傭了不少腳夫幫忙搬運白銀、行李。
李壽春在太平天國傲慢慣了,把自己看作是天國欽差,把越國看成是天國的藩屬。他坐著八抬大轎,以欽差駕臨地方的排場,來到大瘐關前扣關。
大瘐關守將是個姓馮的營長,哪容得下李壽春在此撒野,便向李壽春索要國書。
不出意外,太平天國的國書語氣傲慢,視越國為藩屬,要求越國各地方遇到李壽春時“妥為接洽”。
馮營長很不客氣,以越國禁絕轎子為由,要求李壽春下轎;又以沒有接到軍令為由,拒絕太平軍入關。
李壽春氣得吹胡子瞪眼,卻也無可奈何。韋志先與韋昌輝一樣,擅長忍辱負重,只得低聲下氣向馮營長求情。
馮營長才緩和顏色,向上級通報。次日,韶州市軍政委員會主任何震川得信,來到大瘐關,迎接李壽春入關。
李壽春與何震川都是廣西貴縣客家人,只不過李壽春投奔了楊秀清,何震川投奔了楊烜。
太平天國等級特嚴,東王府的官員尤為尊貴,地方上的官員若無軍權,就只是個撫民官,權力小、地位低。
李壽春自以為官職比何震川高,在何震川面前仍然傲慢。一見面便吐槽馮營長的不是,說他如何如何無禮。
何震川心中暗自冷笑,覺得李壽春枉為東王府高官,掌人事任免大權,出使在外卻不知收斂,實在不是吏部尚書的材料。再聯想自己出使天京期間,親眼見到楊秀清的跋扈,頓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之感。
于是,何震川假裝嗔怒,對馮營長說道:“李尚書是東王倚重的人,你怎能如此無禮?罰你準備一桌酒菜,招待李尚書一行。去吧。”
李壽春見何震川不向自己行禮,又不稱自己為“尚書大人”,心里已知不妙,只好硬著頭皮說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道孚县|
临安市|
武汉市|
深州市|
元阳县|
滨海县|
翁源县|
青河县|
荥经县|
太仆寺旗|
十堰市|
湘阴县|
岫岩|
新民市|
钦州市|
钦州市|
镇宁|
满洲里市|
贵港市|
鹿泉市|
临城县|
玛曲县|
吐鲁番市|
永登县|
肃宁县|
黔西|
平陆县|
大厂|
天峻县|
昭觉县|
桂阳县|
来宾市|
宜黄县|
土默特右旗|
武川县|
凉山|
商丘市|
江华|
隆回县|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