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伍德彝與陸雨晨對視一眼,說道:“兩個方面,一是請阿斯特先生在我國加大投資,重點是造船、鐵路、紡織、橋梁、冶金、教育等行業。 “我家在美國的投資,希望阿斯特先生幫忙抽出一半,我準備帶回中國,為我的祖國建設提供資金。” 小阿斯特略一思索,說道:“貴家族在美國的投資,由我家經營管理的,目前估價不少于400萬美元。我想辦法抽出200萬美元的資產,或以現金,或以技術、工廠等實物,打包回中國。 “我這邊再出200萬美元,作為阿斯特家族在中國的投資,幫助中國發展工商業。” 兩家交情太深,伍德彝無需多感謝,便提出第二個請求:“第二個方面,是想請阿斯特幫忙,幫怡和公司在美國開拓化工市場。我們兩家合作在美國建設鋼鐵廠,已經打開了市場。當前比較緊要的,下步要努力的,則是火藥市場。 “我們的軍工技術比美國現有技術要先進,一旦在美國投資設廠,不愁沒人買,關鍵是要得到美國火藥的銷售網絡。” 阿斯特笑笑,說道:“這個無需多慮,稍等片刻。” 阿斯特離開伍德彝,沒過多久,帶回來一個神情嚴肅的中年人。他介紹道:“這位是‘亨利將軍’,杜邦家族現任掌門人。” 美國開國時,與英國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爭,才迫使英國走上談判桌,簽訂了《巴黎和約》。 當時,老杜邦是法國貴族,代表法國參與巴黎談判,幫助美國人實現獨立,與美國開國先賢杰斐遜等人私交甚篤。 法國大革命期間,杜邦家族持保皇派立場,被拿破侖一世驅逐出境,全家移民美國,之后創立杜邦公司,主要制造火藥等化工產品。 時至1853年,杜邦公司已成為美國境內舉足輕重的化工企業。當下的家族掌門人名叫亨利.杜邦,畢業于西點軍校,在杜邦公司推行軍事化管理,故被美國人戲為“亨利將軍”。 亨利并不歡迎中國火藥進入美國市場,但他精明果斷,知道自己無力阻止,只得說道: “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藥,現代中國改進了火藥。我代表美國火藥公會,愿意與怡和公司合作坦誠而深入的合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