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咸豐把奏折遞給肅順,說道:“肅六,你看這篇奏折。潘祖蔭真是個大才子,字寫得好,文筆也好。” 肅順雙手接過奏折,輕輕閱讀起來:“《奏保舉人左宗棠人才可用疏》:竊以楚南一軍,立功本省,援應江西湖北廣西貴州,戰勝攻取,所向克捷,最稱得力。楚軍之得力由于駱秉章之調度有方,實由于左宗棠之運籌決勝…… “是則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讀到這兒,咸豐擊節嘆曰:“寫得好,這句話寫得真好!潘祖蔭乃真名士,想不到也能寫出這樣激憤昂揚的好文章!” 肅順知道,這篇奏疏雖由潘祖蔭所奏,卻出自郭嵩燾的手筆。 郭嵩燾請潘祖蔭吃花酒,拜托潘祖蔭上疏救左宗棠。潘祖蔭一聽,義不容辭,把郭嵩燾的草稿抄了一遍,第二天就遞了上去。 肅順附和道:“這句話,可以名傳干古了!潘祖蔭為國惜才,心情激切,所以寫出了這等膾炙人口的話!” 咸豐勉強笑了下,問道:“左宗棠到底何許人也?曾國藩上疏救他,胡林翼上疏救他,駱秉章上疏救他。現在,就連潘祖蔭這個大名士,也上了折子,還說得如此激切!” 官文上折彈劾左宗棠時,咸豐震怒。他難以想象,一個巡撫衙門的師爺,竟敢凌辱一個二品總兵。一個堂堂總兵,竟然委屈得上京控訴。 咸豐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左宗棠是駱秉章的幕僚,與湘軍淵源甚深。說不定,正是有湘軍撐腰,左宗棠才敢如此如禮。 殺一個左宗棠,正好可以殺雞儆猴,給曾國藩、胡林翼這些湘軍大佬一些顏色看看。因此,咸豐當時密旨官文,讓他暗中調查左宗棠。一經調查清楚,官文可以將左宗棠就地正法,不必奏聞朝廷。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左宗棠,惹出這么多的風波。這么多的欽差、督撫、名士都上疏救他。咸豐反倒有些騎虎難下,抹不開面子了。 肅順說道:“奴才多少也聽說過他。當年張亮基做湖南巡撫時,長毛襲攻長沙。張亮基束手無策,綁架了左宗棠的女婿陶桄。這個陶桄,也就是陶澍的獨子。 “在左宗棠的幫助下,張亮基擋住了長毛,守住了長沙。至此之后,左宗棠便一直在巡撫衙門里做師爺。此公之為人,負性剛直,嫉惡如仇,湖南官場為之滌蕩一清。 “該省不肖之員,對其恨之入骨,誹謗連連。官文惑于浮言,也上疏彈劾左宗棠。左宗棠只是一在籍舉人,生死去留看似無足輕重,但于兩湖關系甚大。 “為國惜材,奴才懇請皇上寬宥左宗棠,讓他戴罪立功。左宗棠感戴天恩,盡其所長,襄理軍務,庶于兩湖戰局有所裨益。” 咸豐嘆口氣,說道:“這么多人上疏救左宗棠,你也幫他說話,可見他必有可取之處。朕這次就饒了他,讓他戴罪立功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