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榮不是愣頭青,他沉吟著回答道:“現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天下大治,乃是百年不見的盛世。雖有些小問題,但那也是個別官員作亂。我輩讀書人只要以陛下為核心,貫徹執行陛下的治國方略,就一定能讓大明變得海晏河清……” 朱元璋一愣,狐疑的看著楊榮。 按理來說,還未踏入仕途的學子們,滿腔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朱元璋還以為楊榮會大談特談,講講大明存在的問題呢。 沒想到上來就是一頓彩虹屁。 不愧是朱拓的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朱拓凈學會吹牛皮了。 朱元璋一時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生氣。 但是,楊榮也明白不能光這樣拍馬屁,當今圣上不好糊弄,于是緊接著,針對吏治提出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開創性的提出要保護百姓的生存權。 “生存權是什么意思?”朱元璋詢問道。 “這是殿下說過的話,下官又想了一些。下官認為,所謂生存權,就是要讓百姓們吃飽肚子。對于官員來說,考核他們不是用貢獻了多少稅收,而是要用轄區內的百姓有沒有被餓死、凍死的情況……” 楊榮又說了很多,大多都是關于民生的事情,提到了很多新奇的觀點。 朱元璋忍不住點頭稱是,一連問了幾個問題,見楊榮都不緊不慢的回答了出來,心中好感大增,詢問道:“你老家是哪里的?” “福建建安人。” “哦,福建人,那打漁的應該很多吧。”朱元璋干脆不問政務,而是和他閑聊起家鄉的事情,朱元璋對福建也很了解,各個吃食、風俗、文化都能聊得上來。 兩人越聊越深入,一直聊了半個時辰,楊榮才走出大殿,見到了等候的石景同,一臉贊嘆道:“咱們當今陛下,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會啊,連我們客家話都懂。” “而且陛下和藹可親,遠沒有傳聞中的那么嚇人。” 而此時的朱元璋,手指敲擊著龍椅扶手,瞇著眼說道:“楊榮此人警敏通達,善于察言觀色,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有楊榮輔佐朱拓,朕也放心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