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開始打開算書的時候,閱讀體驗也不是很好。 新數? 123456789? 還有乘法口訣?這不就是拾前人牙惠嘛,乘法口訣很早就有了,難道把數字換了一種稀奇古怪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著書立說了么? 難道拿一些前人的東西略做更改,拼拼湊湊,就可以大言不慚稱為自己所著么? 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略微翻看兩眼就丟給旁人。 他們雖然爵位不高,但畢竟出身顯學,還是嫡系嫡系,是正兒八經的高級知識分子。 最后趙泗送給他們的的算書被丟給了拙。 然后,拙就魔怔了…… 趙泗寫的算書,可不是教科書。 趙泗也沒那個能耐編撰一本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的教科書。 本質書所謂的算書,是趙泗對前世所學數學知識的記錄,在簡單的把各種數學符號和阿拉伯數字做好標注釋義以后,趙泗那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 前面寫的還是加減乘除,下一個就是等差數列。 高低起伏層巒疊嶂,如果這是一本教科書,那么這本教科書一定是失敗到極致的。 因為趙泗遺漏了許多承上啟下的知識。 趙泗寫下來的東西上一個極簡,下一個就是極難,整本算書跨度之大,小學初中高中各自都有……而且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總之趙泗能夠想起來的,確定的不確定的都寫了下來。 故而軍匠讀到現在,依舊晦澀難懂,并不能給出很好的反饋,沒辦法,軍匠雖然勉強識字,但是知識底蘊不足,而且思維也比較僵化,他們對趙泗的感謝更多源于這個時代知識的寶貴。 別提什么好不好讀,能不能讀懂,有的讀就不錯了。 本質上在軍匠眼里,趙泗送給他們的算書和其他書籍并沒有什么兩樣,都是他們接觸不到的知識。 可是這群墨家弟子就不一樣了。 拙聰慧…… 拙不喜修墨經,唯好技巧理論。 少聰慧,僅論心靈手巧,當代年輕弟子,拙為最。 雖然拙的名字叫拙,他的心和手卻不拙,劉辟不止一次感慨,倘若拙把修習技巧的心思放在墨經上,拙是有成為當代墨子的底蘊的。 故而,最后被丟給拙的算書,并沒有因此被埋沒。 或者說,拙看到了其中的不凡,在接受了趙泗所寫的阿拉伯數字和各種稀奇古怪的數學符號以后,拙的腦海里關于數字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好像,原本混沌的世界忽然開始清濁分開。 天地萬物在此刻都開始浮現清晰! 拙陷入了魔怔,因為這一本算書,甚至茶飯不思……他的師兄弟很快就發現了拙的不對勁。 這群墨家弟子,是這個時代最具備科學素養的人才了。 當他們拋開偏見,拋開不屑,去沉下心來去認真探索把小師弟吸引的魔怔的算書的時候…… 他們也魔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