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極為歡快的一夜過后,鄭克殷也在接下來的幾日之中恢復認真工作的狀態,先是監督遷聚外社的工作,而后正式在殖民司內創建了新的部門文樂科,將各社酋長與巫公招納進來。 既然番民領袖們正式為官,鄭克殷便也給他們提供了近城土地以建設房屋,又允許他們帶來家眷,并親自教導他們從社民中聘請仆人,使他們在新府邸的生活能夠一如明人權貴。 當然鄭克殷也答應了宋有福、貝林夏兩位酋長,回到圭谷之后,他們將會得到遠比這些大綿部酋長多得多的賞賜!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一點鄭克殷心里還是門兒清的。 而要與遷聚工作同時展開的,則還有兩項與外社番人有關的事務—— 其一,是為征服青丘行動招募熟悉青丘山地形甚至熟悉越汕部的向導; 其二,是在將外社“轉生為熟”之時為了維持毛皮狩獵,鄭克殷也要正式招募職業獵手,組建官方隊伍! 遷聚外社是一次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工作,大綿部外八社每社、每戶甚至每人都面對著不同的流向與抉擇。 即使社民們不能如同酋長和巫公們那樣得到官職、養尊處優,但除了進入開天坊從零開始學習務農以外,現在他們仍有三種其他的流向:一是成為八位原酋長現官爺的家仆,二是成為青丘營的向導,三是成為殖民司的職業獵手。 有足夠多的選擇,強制拆社、遷徙,便也不至于顯得那么不人性化。 鄭克殷在合儒城的殖民司邸內等待著吏員們匯報獵人、向導的招募情況,卻首先見到蔡漢襄知州正帶著幾位隨從而來。 蔡知州向鄭克殷拱手低頭行禮。 “大人,昨日我隨譚酋長前往密蘭社監督入冊、遷聚和招募工作,回府的路上發現我們可能有些地方不夠留心,恐有隱患,因而特前來稟報。” 鄭克殷也頓首回禮,而后揮手示意蔡漢襄坐至廳內側首的大椅上。 蔡漢襄是一位成熟穩重之人,可以說是至今鄭克殷所見過的人中,最有古裝劇中官宦氣質的一位。 “那么,你發現的隱患,是什么?密蘭社那邊有什么情況嗎?” 蔡漢襄點了點頭,再次帶著官袍大袖拱手說道: “其實此事并不與密蘭社直接相干。大人你知道,密蘭社是我們合儒州管轄之下的大綿部各社中最南的一社,除此之外,便只有甌深塔社遠居東南山丘,尚是生番,與我們明人不相來往。 第(1/3)頁